日前,韩国贸易委员会发出一纸公告,宣布对中国进口厚板征收约28%到38%的临时反倾销税,创下韩国反倾销史上最大金额裁定纪录。这不是韩国政府近期第一次这么针对中国,短短一个星期不到,韩国政府就对华连开3枪,他到底想要干什么?这里我就好好说说这件事。


先说说最近韩国政府的做法,“连开3枪”都有哪些?第一枪就是芯片,韩国近年对华政策转向,首当其冲的是配合美国遏制中国芯片产业。

据《韩国经济日报》报道,SK海力士正在紧急审查中国半导体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的适用性,以应对特朗普政府可能要求韩国企业限制使用中国软件,同时也是配合美国对华芯片战略。

第二枪就是慕安会上的“站队表演”。一周前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韩国与美日发表联合声明,高调渲染“印太安全威胁”,暗指中国。这种外交姿态,与其说是维护地区和平,不如说是向美国递交投名状。韩国执政党甚至放话要“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对话,摆出一副“东亚大国”姿态,要教中国怎么做事。

最新一枪便是对华钢铁反倾销税。韩国贸易委员会声称中国钢铁“倾销”导致本土产业受损,却绝口不提本国中小钢企因低价进口才得以生存的真相。韩国一边依赖中国钢材,一边配合美国关税政策,企图通过“经济自残”向特朗普表忠心。

韩国政府的“谄媚”并非偶然。尹锡悦上台后,极力讨好拜登政府,在台海问题上触碰中国红线,公然干涉中国内政,但他也被打上了“拜登”的烙印。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尹锡悦的“亲拜登”标签反而成了累赘,特朗普对尹锡悦的冷落毫不掩饰,上任前多次拒绝接见尹锡悦,甚至公开批评韩美贸易“不公平”。尹锡悦造反失败后,韩国执政党慌忙调整策略:疯狂撕咬中国,宣称中国“干涉韩国内政”,还加征中国关税、寻求加入“奥库斯”、炒作“中国威胁论”,试图用对华强硬换取特朗普的青睐。宠物犬讨好新主人,都没有韩国这么勤快。

纵观整个韩国的历史,几乎是一部“依附史”。古代依附中国、近代被日本占领,二战后韩国又依附美国,这个国家始终将自己的安全与经济利益寄托于他国。尹锡悦政府的“屈辱外交”更是登峰造极:对日本殖民历史问题妥协、默许美国在韩部署战略核武器、甘当美国印太战略的“马前卒”。


但这种“跪着求生”的代价是什么?特朗普的回应是变本加厉的压榨。美国对韩国钢铝加征25%关税,迫使韩国企业转向高价本土产品,导致造船、建筑行业成本飙升。韩国以为讨好美国能换来庇护,结果却是“被卖了还帮着数钱”。

更荒诞的是,韩国政府不断挑衅中国,一些韩国媒体却在臆测“中国将放宽限韩令,引进韩剧和综艺”,甚至炒作“中国离不开韩国文化产品”,全然忘了限韩令的起因正是韩国部署“萨德”损害中国战略利益,如此伤害中国,还妄想我们“献上厚礼”,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而且韩国几乎年年都炒作,都不觉得累。

韩国政府这一连串操作,结果自然是大快人心:韩国正在为自己的选择买单:这里就说几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是韩国的就业寒冬,韩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创12年新低,韩国统计局汇编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韩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为439万,比前一年少了5.6万,与此同时,韩国青年人的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韩国开发研究院也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到1.6%。

第二组数据是韩国对华消费品出口连续三年下降,三星手机在华份额跌至不足1%,现代汽车被比亚迪碾压,韩国《先驱经济》评论称,韩国消费品在中国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如今,韩国民众对执政党的支持率,已经被在野党的支持率反超,而下届总统候选人,反对党的李在明一路遥遥领先。在这个时候,韩国政府对华连开三枪,打出的每一发子弹都带着“讨好美国”的烙印。但历史早已证明:依附强权的国家,终将成为博弈的牺牲品。今天的韩国,正用经济衰退、外交困局和民意撕裂,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代价。


中国从未被“枪声”吓倒。从福建舰航母海试到镓锗出口管制,从钢铁产能的全球协作到“一带一路”的稳步推进,中国的回应始终冷静而有力;至于韩国,若继续“跪着”向美国乞怜,恐怕连最后一点尊严,也要被特朗普的“交易艺术”榨干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