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武帝只杀了10多万青壮年,就导致匈奴一蹶不振了?这是因为汉军有个很“龌龊”的战术,那就是选择在每年春天进攻……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春天到来之前,往往会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季,生活在高原上的匈奴一族,他们那里的冬天会更加寒冷。
为了彻底摆脱这样的生活,匈奴才想要往平原地带迁徙,但他们的转移势必会引起其他民族的敌对,而一直生活在平原的汉人自然不愿意受到他们的侵扰。
秦始皇在位期间,匈奴就一直不安分,秦朝实力强大匈奴不敢正面对抗,但只要秦朝没时间收拾他们,匈奴就会不断的骚扰。
等到秦朝在平原彻底没有对手的时候,秦始皇便任命蒙恬为征战匈奴的大将军,让他带领三十万大军,直击匈奴的老巢,让他们彻底没有还手之力。
蒙恬的作战能力自然是有目共睹的,更何况他还带领了三十万大军,这么富裕的仗他也很久没有见过了。
蒙恬带着军队一直往北走,匈奴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匈奴一路后退,秦军把他们赶到了更加偏远的地方。
为了防止匈奴入侵的想法死灰复燃,蒙恬还上奏秦始皇修建防御建筑,陡峭的山岭上建起了万里长城,平原地带被包在长城里边,而匈奴一族则是被阻挡在外。
长城的险要局势极大的阻挡了匈奴的前进脚步,秦始皇计划把长城修建成一千八百里,可惜没能修建成功。
蒙恬击退匈奴之后,便带着军队在边关驻守多年,有他在此坐镇,匈奴连卷土重来的胆子都没有了。
自从蒙恬死后,匈奴又开始蠢蠢欲动,随着秦朝灭亡中原再次陷入混乱之中,匈奴就觉得机会到了,于是他们就开始尝试争夺中原的领土。
平原之争对于汉人来说是几个派别之间的争斗,但匈奴的出现就成了他们共同攻击的敌人,匈奴在他们手上吃过亏之后,便决定休养一段时间,等到实力强盛的时候再出手。
随着中原成为汉朝的天地,汉朝和匈奴纠缠几十年的战争也终于到来,这场战争大多都集中在汉武帝时期。
最初汉朝考虑到国家需要休养生息,于是便想着和匈奴友好相处,不仅就和他们有了贸易的往来,甚至还打开了和亲的大门,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汉武帝即位。
刘彻决定彻底把匈奴打垮,让他们再也没有还手之力,于是他表面维持着友好的往来,背后则是调动军队,第一次对匈奴动手的时候没有成功,反倒是把计划败露,引得匈奴不断进攻汉朝的边境。
不过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几年,卫青就带着兵马在边境伏击匈奴人,这才真正的揭开了两国大战的序幕。
汉朝的实力不用多说,卫青的作战本领更是高超,和汉朝往来的这几十年间,匈奴以为自己的实力十分强悍,当他们真正受到打击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天国。
匈奴被迫退后数百里,卫青在收复的地方修建防御工事,他是拉开两国战争的第一人,但却没有成为结束战争的人选。
卫青在边境驻守几年后,霍去病便接过了打击匈奴的接力棒,虽然霍去病的年纪尚小,但是他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匈奴也不会想到,走了一个卫青竟然又来了一个霍去病,不管打击他们的人是谁,他们都只有投降的路可走。
匈奴有四万余人投降,他们的大半领域也被汉朝收复,在打击匈奴的战争中,虽然胜绩很多,但汉朝也受到了不小的损伤,有一段时间双方属于休战状态,都在休养生息。
刘彻意识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就想结束这场战争,经过他们这些年的观察,他们发现春天是匈奴实力最弱的时候,因为刚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季,他们这个时候正是准备粮草的阶段。
有了这个发现之后,汉军便在春天出兵匈奴,在他们没有防备的时候,数十万匈奴壮年被斩杀,匈奴元气大伤,看似已经没有了还手之力。
但匈奴并没有就此臣服于汉朝,刘彻在位期间多次派人让他们臣服,但最终也没能实现这个愿望,直到汉宣帝在位的时候,匈奴才彻底缴械投降。
信息来源:《汉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