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不仅帮助我们减免了罚款,还让我们快速恢复了正常经营。”近日,兴安盟阿尔山市某酒店负责人对行政复议工作人员连连点赞。
原来,该酒店因被罚款8000元,向当地政府提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调查后发现,虽然酒店确实存在违法行为,但情节轻微且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从优化营商环境的角度出发,阿尔山市行政复议机关作出变更决定,罚款直接被减免。该案入选司法部首批行政复议典型案例,并获全国行政复议优秀法律文书三等奖。
从减免罚款到快速化解纠纷,从家门口申请到指尖办理,兴安盟行政复议机关通过一系列“硬核”操作,为企业减负增效,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为了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兴安盟在全盟范围内建立150个基层行政复议服务站点,打造“30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将行政复议受理环节直接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只要对行政行为有异议,都可以就近申请行政复议,真正打通了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家门口就可以提起行政复议申请,代办点的引导员为我们提供咨询服务,真是太方便了!”科右中旗居民王某对某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理决定不服,向“家门口”代办点提起行政复议申请,代办点工作人员当天就完成了材料审查并转递,案件迅速进入审理程序。
除了线下服务站点,兴安盟还推出了“内蒙古掌上复议”微信小程序,企业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完成行政复议申请,实现指尖申请、云端办理。小程序还贴心地嵌入了《兴安盟行政复议指南》及工作流程图,投放至全盟70家司法所、51家律所等法律服务机构,方便用户随时查阅。
与此同时,兴安盟还推出了涉企案件“容缺受理”机制,对主要内容符合条件但部分材料不齐全的申请实行“容缺受理、一次性告知、事后补正”,对非管辖案件实现当日转办。2024年以来,兴安盟通过行政复议转递代办点接收行政复议申请7件,为企业提供“容缺受理”2件,群众维权成本大幅降低,行政复议效率明显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2024年11月,申请人周某因对行政机关处理企业的投诉举报结果不服,提起行政复议申请。由于案件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经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同意该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并于当日对申请人进行了答复。
面对海量案件,兴安盟行政复议机关推出了“繁简分流”审理机制。对于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做到“简案快审快结”。对于相对复杂的案件,则要“繁案精审”。
通过这一审理机制,兴安盟14%以上的复议案件实现了快审快结,既节省了行政资源,又让企业和群众更快拿到结果。
兴安盟还创新推出了“行政复议+执法监督”联动模式,通过个案监督和类案指导,司法行政部门及时发现涉企执法中的共性问题,并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风险提示函、行政复议意见书等,推动执法水平提升。
2024年,兴安盟共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38件,通过调解、和解化解争议10件,直接纠错7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99.3万元。行政复议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还从源头上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减震器”。(记者 高敏娜 实习生 于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