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
原标题:加沙停火协议落实为何波折不断
毕振山
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第二阶段谈判尚未实质性展开,第一阶段的换俘行动就屡生波折。与此同时,有关加沙地带战后治理方案的讨论也出现新进展。有分析人士指出,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的落实情况与巴以局势整体走向密切相关,而巴以局势又受到相关国家博弈的影响,这导致加沙停火呈现出“走一步看一步”的特点。
当地时间2月22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加沙地带释放了6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并将他们移交给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哈马斯当天还表示,已经准备好开启停火协议第二阶段的谈判,并愿意完成全部被扣押人员的交换,以实现永久停火和以色列撤出加沙地带。
按照停火协议安排,以色列22日当天需要释放600多名巴方被扣押人员,其中包括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等派别相关人员。然而以色列政府在22日晚举行会议后决定推迟释放巴方被扣押人员。
以色列总理府23日就此表示,以方推迟放人是因为哈马斯多次违反停火协议,且举行“羞辱”被扣押人员的仪式并利用被扣押人员展开宣传。以方将无限期推迟放人,直到哈马斯确保下次释放以方人员时不再举行类似仪式。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哈马斯在22日释放以方被扣押人员时举行了仪式,并强迫两名被扣押人员观看仪式以及参与录制“宣传视频”。
对于以方做法,哈马斯予以谴责。哈马斯称以色列此举公然违反停火协议,并敦促斡旋方向以色列施压,迫使其“不要拖延或阻碍”协议条款的落实。
哈马斯和以色列的上述争端是停火协议落实过程中发生的又一次波折。根据停火协议,在停火第一阶段,哈马斯同意释放33名以方被扣押人员,以色列则释放上千名在押巴勒斯坦人。在这一过程中,哈马斯和以色列多次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哈马斯也曾一度推迟释放以方被扣押人员。
在2月20日哈马斯向以方移交被扣押人员遗体时,还出现了其中一具遗体不是以方人员的事件。尽管哈马斯在21日重新移交了确认身份后的遗体,但以方指责这名死者是被哈马斯杀害的,哈马斯则指责以方说谎。以色列还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就此事件开会讨论。
有媒体分析指出,哈马斯和以色列的换俘行动之所以波折不断,一方面是因为双方缺乏信任,另一方面也与巴以局势的走向密切相关。哈马斯推迟释放被扣押人员是想施压以色列开启第二阶段谈判,以色列拿换俘“说事”则是在向哈马斯展示强硬,为以方采取军事行动寻找借口,同时平息以国内的不满情绪。
从1月19日算起,为期42天的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第一阶段再有几天就将到期,以色列推迟放人给第一阶段按计划完成增添了变数。与此同时,本应于2月3日启动的第二阶段谈判一拖再拖,至今尚未正式展开。根据以方说法,哈马斯手中现在还有60多名以方被扣押人员。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相关各方最近的表态来看,加沙再度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停火协议第二阶段何时推进、将会有怎样的谈判结果都还是未知数。目前相关方仍在就加沙和巴以局势展开密集斡旋和博弈,有两方面的动态值得关注。
其一,以色列自1月21日起在约旦河西岸地区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已造成数万名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2月20日以色列发生多起公交车爆炸事件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命令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展开“密集”行动。以色列防长卡茨23日还表示,已经指示以军未来一年继续留在约旦河西岸被清空的难民营中,不允许巴勒斯坦人返回。
其二,美国总统特朗普“清空加沙”言论发出后,阿拉伯国家频发反对之声。2月21日,沙特、埃及、约旦、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等国领导人在沙特举行会议,讨论加沙问题。特朗普21日则表示,他不会“强制执行”将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迁往约旦和埃及等国的计划,“只会袖手旁观并推荐”。
在分析人士看来,以色列目前将约旦河西岸的行动作为重点,这或许有利于加沙地带保持平静,但如果以军行动持久化和扩大化,将给巴以局势增加另一重风险。一旦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想要吞并约旦河西岸,那么巴以可能会卷入新的冲突之中,加沙的和平也将不复存在。特朗普的言论表明美国想要在巴以局势中谋取利益,未来美国和以色列如何互动,阿拉伯国家又将如何应对美国和以色列的“出招”,将牵动巴以乃至整个中东格局。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