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的滚滚车流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一台车,两个人,三餐不定,四季都在路上。他们是货运司机,也是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2月19日,63岁的王秋锁驾驶货车从外地赶回太原,特意走了一趟建成不久的西北二环高速。他不禁感叹:“这些年,太原的路况、车上的货物、沿途的风景,都有了大变化。”

车子跑得欢

王秋锁住在和平北路109号院,从事货运已有44年。最初干这行,他驾驶一辆载重只有4吨的小货车,一趟拉不了太多货。

“那些年,跑一趟长途,短则数日,长则一两个月,挺遭罪。”他说,出了太原,主要以108、208、307等国道为主,经大运高速出省。沿途的加油站、汽修点不多,出了问题都得自己解决。每次出车前,他都是自带一个油箱,还有汽车配件,以备不时之需。

他的印象深刻:路况一年一个样,高速路越来越多,太原向外延伸的交通网越织越密。对于货运司机来说,跑车的时间不断缩短。近点的地方,一天就能往返。出太原后全程高速,可选择的线路不止一条,路上平坦畅通,出行体验舒适多了。

出省货物多

44年间,王秋锁从东北三省、沿海城市,再到川陕渝等地,跑了很多地方。他明显感觉到,从太原“走出去”的货物种类多了。由此,他的“座驾”,从小货车换成了载重可达55吨的半挂车。

“路上好走,我的性格也变得不急不躁,累了就歇。”他笑着说,不管走哪条高速,沿途的服务区基本都有“司机之家”,里面有洗衣机、电磁炉。跑累了、困了,可入内免费洗衣服、洗澡或热饭,像回到自己家一样舒服。

王秋锁说,以前运输的货物,多为工业配件,生活类物品较少。如今,货物五花八门,只要体积较大、分量较重的,都走了物流,其中包括很多农特产品。可见,太原的电子商务发展很快,物流行业也跟着“沾光”。

频听夸家乡

这些年,王秋锁跑车去了外地,总能听到人们夸赞太原,“生活便利”“交通快捷”“市民热情”等,每一句赞美,都让他心里美滋滋的。

“王叔,回来了,这一趟去哪里了?”2月19日,他跑车回来,见到了入户登记信息的和平苑社区网格员刘晓莉。交谈中,王秋锁讲述了途中的“小插曲”。这次,他拉着一车货物,去了广州。卸货时,与几名当地人聊起来。有人听说他从太原来,立刻说:“前不久刚去过。孩子放寒假,从手机上看到不少介绍太原古建的视频,嚷嚷着要去。游玩了5天,逛了不少地方,‘看点’十足,孩子舍不得走。”

去年,王秋锁去河南,也听到这样的夸赞。当地人说,孩子在太原读书,每次打来电话就说,太原有随处可见的便利店,各具特色的公园,遍布市区的公交线路,生活非常方便。

王秋锁开车上路,感受到从“一路风尘”到“一路风景”的变化,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好。他的切身体会,折射了我市交通、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披星戴月的货运物流,已经将万里之遥变得触手可及。记者 李涛 文/摄

来源:太原晚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