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许多癌症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一环,但你有没有想过,化疗时的饮食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营养不良可能是化疗路上的一大“隐敌”,而科学的营养疗法,或许能成为你对抗病魔的“秘密武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化疗患者的营养那些事儿:什么时候需要营养支持?怎么吃才能帮你走得更远?

化疗与营养:一场“双刃剑”的博弈

化疗既是希望的曙光,也是身体的挑战。它通过杀死癌细胞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但与此同时,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等副作用却可能让营养摄入大打折扣。据统计,40%~80%的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甚至约20%的患者直接因营养不良而失去生命。这说明,营养在化疗中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角色”。

化疗药物几乎都会对营养产生影响,它们可能直接干扰新陈代谢,也可能通过引起味觉改变、口腔炎等症状,让患者“吃不下饭”。这就像一场“营养争夺战”,一边是癌细胞和化疗药物的双重夹击,一边是身体对营养的迫切需求。如果营养跟不上,患者不仅会更难耐受化疗,还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甚至缩短生存时间。

45岁的李大哥确诊肺癌后开始化疗,第一周期还没结束,他就因为严重恶心和呕吐几乎吃不下东西,体重掉了整整5公斤。化疗不得不暂停,直到营养师介入,通过管饲补充营养,他的体力才慢慢恢复,治疗得以继续。

营养不良的“多米诺效应”

营养不良对化疗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首先,它会削弱免疫力,让白细胞下降更明显,可能导致化疗计划中断。其次,营养不良还会降低血浆蛋白水平,影响化疗药物的吸收和代谢,让副作用更严重,身体更吃不消。最终,生活质量下降,治疗效果打折,甚至结局受影响。

好消息是,营养疗法可以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对于非终末期的化疗患者,营养疗法的目标很明确:

预防和改善营养不良:给身体足够的“燃料”对抗疾病。支持化疗顺利进行:让患者有体力坚持治疗。减轻副作用:缓解恶心、呕吐等不适。提升生活质量:让日子过得更舒服些。 但营养疗法真的有用吗?研究结果有些争议。一些小样本研究发现,对于轻中度营养不良的乳腺癌患者,化疗时配合肠外营养(PN),不仅营养状态改善,免疫功能也有提升;而对于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营养支持还能减少体重丢失,延长生存时间。不过,这些研究规模有限,大样本的证据还在路上。

尽管如此,专家们普遍认为,对于存在营养不良或风险的患者,及时合理的营养疗法是值得一试的。它不仅能增强抗癌能力,还能让化疗之路走得更稳。

营养疗法什么时候该出手?

不是所有化疗患者都需要营养疗法,关键在于“因人而异”。医生会通过营养筛查和评估,比如体重变化或PG-SGA评分(一种营养评估工具),来判断你是否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

这些情况,营养疗法是“刚需”

体重掉得厉害:如果体重丢失≥20%,或PG-SGA评分≥9分,营养疗法必须马上跟上;如果体重减少10%~19%,评分4~8分,也建议考虑。吃不下去饭:化疗导致严重恶心或口腔炎,预计1周以上吃不下东西,或者每天摄入的能量不到需求量的60%并持续10天以上。体重无故下降:近期因吃得少,体重掉了5%以上。 60岁的张阿姨确诊乳腺癌后,化疗初期还能勉强吃饭,但第二周期开始,她连水都喝不下去,体重迅速下降了8%。医生评估后给她开了口服营养补充(ONS),每天喝几小份高能量饮品,慢慢地,她的状态好了起来,化疗也没再中断。

营养没问题时,别急着补

如果你的营养状态良好,也没有明显的风险,常规营养疗法可能帮不上忙。研究表明,对于这类患者,额外补充营养并不会延长生存时间或减轻副作用。所以,保持均衡饮食就够了,别给自己“加戏”。

早出手,效果更好

什么时候开始营养疗法也很关键。专家建议,一旦发现有营养不良的苗头,就要尽早干预。如果等到身体已经不堪重负,比如到了恶液质阶段,营养疗法的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营养疗法怎么做?路径有讲究

营养疗法的路径选择有讲究,医生们有个共识:“只要肠道还能用,就优先用肠道。”这意味着,肠内营养(EN)是首选,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用肠外营养(PN)。

EN:肠道优先

口服为主:尽量通过吃饭或喝营养饮品补充,比如多吃几次少量的高能量食物,像坚果、牛油果。管饲辅助:如果吃不下,可以通过鼻胃管或胃造瘘补充。长期方案:如果需要长时间支持,且食道没问题,可以考虑经皮内镜下胃造瘘(PEG)。 EN的好处多多:它不仅能维持肠道功能,还能促进蛋白质合成,降低感染风险,价格也更亲民。研究发现,食管癌患者用EN比PN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更轻,免疫功能恢复也更快。

PN:肠道不行时的备选

如果肠道功能受损,比如化疗引发严重黏膜炎或消化道梗阻,就得靠PN,通过静脉把营养输进去。不过,PN风险更高,比如感染或肝功能损伤,所以一般只短期使用,而且不建议常规化疗患者用。

化疗时需要多少能量?

化疗患者的能量需求因人而异。简单来说:

卧床休息:每天20~25kcal/kg体重。能下床活动:每天25~30kcal/kg体重。 比如,一个60公斤的患者,如果还能走动,每天大概需要1500~1800千卡。实际需求还得看具体情况,最好请营养师测一下静息能量消耗(REE),量身定制。

营养疗法的“菜单”长啥样?

基础款:标准配方

大多数化疗患者用标准营养配方就够了,里面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比例均衡,适合短期EN或PN。

进阶款:特殊配方

高脂肪低糖:适合长期PN或恶液质患者,脂肪供能占一半,减少水肿和恶心。富含支链氨基酸:保护肌肉,改善肝功能,尤其对厌食患者有帮助。ω-3鱼油:能稳定体重,减轻炎症,甚至可能提高化疗反应率。 实用小妙招

少食多餐:一天吃5~6次,每次少点,避免胃胀。高能量食物:奶昔、芝士、坚果,既好吃又有营养。免疫助推器:加点谷氨酰胺或ω-3,能减轻黏膜炎和腹泻。 化疗+营养,效果如何?

虽然大样本研究还在进行,但已有证据显示,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早期营养支持能减少体重丢失,改善免疫功能,甚至延长生存时间。而对于营养状态好的患者,保持均衡饮食就足以应对化疗挑战。

化疗是一场持久战,营养则是你的“后勤保障”。合理的饮食不仅能帮你扛过治疗,还能让你在病魔面前更有底气。无论是自己调整饮食,还是请教营养师,找到适合你的方式,才是真正的“营养之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