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灵魂发问:130亿的航母,扛得住中国导弹吗?
最近的BBC真的是性情大变!
前两天BBC一篇报道直接捅了美国海军的肺管子,标题就叫《美国超级航母还有价值吗?》。文章里,记者乔纳森·赫德登上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一边吹捧这艘9万吨的“海上巨兽”如何用F-35和蒸汽弹射器“震慑太平洋”,一边冷不丁抛出致命问题:
“一艘价值130亿美元的航母,几分钟内就能被中国导弹击沉,这玩意儿还有啥用?”
“你这130亿一艘的船,人家一枚导弹就能把你干了,还搞那么多干嘛啊?!”
此言一出,全球军迷炸锅。
有网友辣评:“BBC这是讨薪不成改发疯?前脚美国刚砍国际开发署经费,后脚就写中国导弹威胁论,合着‘经费到账吹美国,断粮就唱衰航母’?”
更讽刺的是,BBC自己还强调美国航母“与盟友联演彰显和平”,结果评论区全在刷“BBC的底线是美元到账速度”。
不过最破防的还是蛙蛙们
“BBC鬼扯一样,能不能有点水平!”
“你确定老中的导弹能打得准?”(肯定准啊,又不是台湾的雄某弹)
甚至都开始骂BBC是垃圾媒体了,哈哈哈哈哈
不过BBC这话还真没乱说
中国导弹——专治航母“不服”
中国反舰导弹技术近年突飞猛进,尤其是东风-21D和东风-26两款“航母杀手”,射程覆盖2000-4000公里,末端速度超10马赫,弹头重达1吨以上,专攻航母甲板“砸穿战术”。美军专家都承认:“别说击沉,哪怕命中一发,航母就得趴窝;多来几发,直接变海底景观”。
更扎心的是,中国火箭军早就在靶场用等比航母模型反复“练手”,甚至模拟移动靶标,命中率惊人。美军航母若想靠近中国海域,头顶随时悬着这把“东风利剑”,难怪近年亚太巡航次数锐减——“来一次,解放军就练兵一次,不如不来”。
美国嘴硬:航母“过时论”?不存在的!
比如福特级航母,电磁弹射、激光武器、双波段雷达全配上,130亿美元造价的“海上豪宅”,往西太平洋一杵,小弟们立刻安全感爆棚。至于“中国导弹威胁”?“大不了离远点,反正舰载机够不到我,我就继续当‘和平使者’呗”。
这么看,航母确实还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尤其是对美帝来说。
但这场争论最魔幻的,是BBC的“精分”立场。
一边渲染中国导弹威胁,一边又暗搓搓暗示“美国霸权衰落”,被网友调侃为“讨薪式报道”——拿钱时吹美国,断供时吹东风。
有趣的是,特朗普政府甚至计划每年砍8%军费,喊话中俄“一起缩水”。
哈哈哈,你先减呗,我随后就跟上。
未来战争:航母VS导弹,谁是版本答案?
其实,航母和反舰导弹的博弈,本质是“矛与盾”的千年循环。
中国发展东风系列,美国就升级宙斯盾;美国造福特级,中国就研发高超音速武器。但现实是:航母仍是“大国玩具”,小国根本玩不起导弹反击体系。
至于BBC的“唱衰”,不过是国际舆论战的常规操作。毕竟,航母不仅是武器,更是政治符号——美国用它维系霸权,中国用它突破封锁,而英国媒体嘛……大概只剩“搅屎棍”的传统艺能了。
总结:
说到底,航母有没有用,得看对手是谁。
对美国而言,11艘航母仍是全球干预的底气;
对中国而言,东风导弹就是“拒止战略”的核心。
至于BBC?“经费到账,一切好说;断粮之日,万物皆可黑”,我们管它说什么干嘛。它的这波操作,属实把“媒体经济学”玩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