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发现没有,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老年人都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了。

他们在网上看新闻、刷短视频,相比以前只能蹲墙根儿晒太阳,可以说智能手机极大地丰富了农村老人的生活。

不过,子女们要注意关注老人的上网情况,不要让他们走到邪门歪道上去。



坐标河南省周口市,李大爷的亲属们最近都急疯了。大家偶然发现他用来存养老钱的存折找不到了,后来才知道,大爷迷上了网上聊天交友,并且已经在这上面花了75万元巨款。



“跟美女视频聊天,一分钟10块钱,聊天记录都删除了。养老钱都花掉了,现在还欠人家10多万,还得给他还账。”李大爷的弟弟无奈地说。



李大爷已年近六旬,据他描述,一年前用手机上网的时候,点了个广告,下载了一款聊天软件。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完全沉迷其中。以至于仅仅一年时间,就不知不觉花掉了75万元。

李大爷回忆道:“平台上有美女,跟你聊天叫你送跑车咋弄的,迷惑你。她们说充礼物可以加好友,结果充了也加不上……”



到底是什么样的平台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记者现场注册了一个新账号测试了一下。

刚登录进去,就有一堆小姐姐主动来跟你打招呼、聊天。有叫哥哥的,有叫弟弟的,有上来就叫老公的,还有小姐姐直接发来语音……



其中一个小姐姐先发了一段文字:“哥哥方便吗?我有一个东西给你看啊。”随后又发来一张图片,点开之后发现,内容不堪入目(你懂的)。



好家伙,咱们经常上网的年轻人能辨别出来,这些都是骗子。但对于刚刚熟悉智能手机的农村老人来说,有多少人能禁得住这样的诱惑?



很快,李大爷便不再满足于打字和发语音,开始充钱和小姐姐们视频聊天。

“充99块钱,能说七八分钟。说一些家庭话,都是两口子的话。”



给小姐姐充值多了,有的能加上好友。记者随便打开了李大爷的一个聊天记录查看,对方很直接,上来第一句话就问“你有多少钱?”后面也是一直在打探李大爷的经济情况。



而且,这些小姐姐们跟大爷视频聊天的时候也很警惕。打开视频先问大爷在什么地方?旁边有没有人?

当确定大爷是独自在家后,便直接开始索要钱财。而当听到李大爷旁边有其他人说话的声音,小姐姐果断关掉了视频。



也正因为如此,李大爷这一年来一直瞒着家人,连老伴儿也毫不知情。大爷自己的积蓄花光了以后,又四处找亲戚朋友借钱,只为能跟平台小姐姐们继续聊。

李大爷的儿子表示:“俺妈都不知道这个事儿,直到别人开始上门要账、催债,后来瞒不住了跟她讲了,现在俺妈愁得天天睡不着觉。”



儿子把李大爷这一年给平台充值打赏的交易流水打印出来了,足足200多页。有的一笔几百块,有的一笔上千块,还有很多几千块的大额充值。

有时候还会短时间内进行反复多次充值,比如去年1月8日中午,仅仅20分钟时间,李大爷的银行卡就有7笔支出,共计两万多块钱。



儿子苦口婆心地劝说父亲:“一下这么多钱,搁谁身上都恼火。毕竟咱是普通家庭,辛辛苦苦一年才挣几万块钱,这下10年的积蓄都没有了。”

现在,大爷表示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发誓以后不会继续沉迷在这上面了。



那之前大爷充进去的那些钱,有要回来的可能吗?

平台客服表示:“我们是属于交友平台,充值充多少钱是靠自己去充的,不是我们强迫去充的。至于你想充多少,是靠你自己输入密码去充值的。”

目前,李大爷的家属还在与平台协商。



不过,大爷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想直接要回这笔钱,恐怕会很难。建议家属可以从平台违法违规经营,诱导充值消费的方向上着手,尝试走诉讼流程。



有网友提到,子女要多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尤其是情感需求。不要让他们感到太过孤独,多给他们提供沟通倾诉的渠道。

在笔者看来,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平台上面。拿李大爷的例子来说,他家里有老婆、有儿子,村里有兄弟、有亲戚,他并不缺少倾诉对象。之所以会犯下错误,还是平台那方面的诱惑力太大了,此类平台就不应该存在。



此案例也给大家提个醒,随着人们防骗意识的普遍提高,很多以前的网络套路和欺骗手段,已经开始把魔爪伸向农村,伸向老年群体了。

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范,平时多给老人科普一些网络骗局和上网常识。



您的身边有上当受骗的老人吗?您觉得有什么办法能有效防止老人掉入陷阱?评论区聊聊。

敬请点赞、转发、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