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44岁祝志川教授去世!履历精彩长得帅,接连英年早逝悲从中来!
学术圈再传一则悲痛噩耗,辽宁大学祝志川教授去世,年仅44岁。
2024年,对科研学术圈来讲,是伤心的一年!开年以来有多位中青年学者离世:
1月14日,39岁的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家全宇晖副教授因黑色素瘤离世。
1月17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35岁讲师郑晓萍离世。
2月19日,38岁的贵州医科大学青年医学博导娄华勇也不幸去世。
2 月 17 日,“鹰眼之父”55岁哈工大杨强教授,溘然长逝。
2月22日,辽宁大学44岁祝志川教授在沈阳去世。
2月23日晚,辽宁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发布了一则讣告,又让人心里沉甸甸的。
年仅44岁的祝志川教授因病去世,具体什么病没有透露。
履历精彩:
本科:在洛阳师范学院就读
硕士: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
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
博士后:东北大学
2019年当辽宁大学教授
22023年成为博士生导师
不仅履历优秀,人长得也帅气,可谓年轻有为,实在痛惜。
他在统计学领域培养了一些优秀人才,曾主持多项国家及省级项目,还曾多次获奖。
教授除了教学还要出研究成果,一定是很劳累的。
中青年学者接连早逝让我们看到这一群体的巨大压力。
他们是否与工作时间太长,没有休息好,过度疲劳,长期身处高危的环境之中有关呢?
总在忙碌中忽略健康,熬夜、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
为何学者会“英年早逝”?
学术内卷,有的科研人员忽略健康。
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全怪科研压力,但是科研压力也是一个是重要因素。
不能只是悲痛与叹息,更要深刻反思背后的根本原因。科研体制与管理方式是否健全?
得改评价体系,不能只看论文和项目,身心健康和成果转化也很重要啊!
中年青年学者正是发力的阶段,他们的离世,于国于家都是一大损失。
身体是一切的根本,别等失去才懂得珍惜,没有了身体健康,一切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