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陆地区,奔驰Sprinter凌特(参数丨图片)系列车型是较为常见的欧系轻型商用车(下称LCV)产品,也有部分行业将其称之为“斯宾特”。作为高端欧系LCV的代表作之一,三叉星徽为Sprinter系列车型带来的号召力不言而喻。褪去光环之下,Sprinter凌特本身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卓越的性能、安全性和多功能性,使其成为了全球商业与物流领域的可靠伙伴。
奔驰Sprinter凌特可以是救护车、消防车、房车,甚至移动诊疗室——仅通过简单的模块化改装,便能适配从城市急救到极地科考的全场景需求。自1995年春季诞生以来,奔驰Sprinter凌特系列车型已经走过了30年的风风雨雨。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节点上,让我们一同来回顾奔驰Sprinter凌特系列车型的历史点滴。
Hanomag是一家来自于德国汉诺威的机械工程及商用车制造商,旗下产品覆盖建筑机械、轻中型卡车、拖拉机等等。而Henschel公司则以铁路机车为主业,同时涉足中重型卡车的制造。这两家公司的产品完美互补,先后被德国莱茵钢铁公司收购。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钢铁危机爆发,莱茵钢铁公司如“泥菩萨过河”般自身难保、急需资金,因此计划剥离这两家商用车公司,马基路斯-道依茨、英国Leyland等老牌商用车企业均是潜在的交易对象。
为了阻止英国Leyland抢占德国市场,戴姆勒-奔驰同德国莱茵钢铁公司达成了交易。1969年4月Hanomag及Henschel两家公司从莱茵钢铁公司旗下独立出来,合并成为了Hanomag-Henschel车辆设备有限公司,戴姆勒-奔驰享有其51%的股份。同年九月,合资公司的首款LCV车型问世,同时也以梅赛德斯·奔驰L 306的名称销售。后来,奔驰收购了合资公司的全部股份,并持续生产L 306车型至1977年。
随着欧洲手工业的发达及城市化的加速,奔驰L 306这种体型适中、机动性强的厢式货车深受欢迎,成为了不少工坊的创业好伙伴。1977年,奔驰推出了L 306车型的升级版本:T1/TN车型,主打多功能性。它配备大尺寸侧滑门、后门最高可270°开启,可方便快速的装卸欧洲标准托盘。同时,奔驰为其提供了252种原厂衍生车型,进而受到了众多行业的欢迎。
1989年3月,奔驰又推出了T1/TN的升级版本车型。在升级版本车型上,奔驰工程师专注于三个目标:增强动力、提升车辆极速、降低尾气排放。为了达成这些目标,升级版本车型采用了全新的无开孔保险杠,附加前风挡窗框包覆等手段,将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提升了25%左右。结合新式柴油发动机,车辆的排放得到了降低,平顶厢货车型100KM/H巡航油耗降低了23%!至1992年,约有90万台T1/TN系列车型驶下奔驰产线,成为了毫无疑问的成功车型。
继T1/TN系列车型大获成功后,奔驰便着手开发下一代LCV产品。1995年春季,全新的Sprinter系列车型正式亮相,取代了传奇的T1/TN系列,成为了奔驰旗下首款拥有专属名称的LCV产品。此前,奔驰轻型商用车的命名均以数字结合字母代码而成。随着Sprinter之名的问世,奔驰LCV产品有了更直接、更精准的文化符号。在英文中,Sprinter代表着“短跑运动员”。在大陆地区,它便被音译为凌特或斯宾特。
从设计上看,奔驰Sprinter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其简洁流畅的线条不仅符合当时的审美潮流,更重要的是降低了风阻系数,提高了燃油经济性。不同于市场上其他的带大梁LCV产品而言,奔驰Sprinter采用了全承载式车身。纵然收获了对于其承载能力的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全承载车身大大提升了奔驰Sprinter的车身空间利用率及驾乘舒适性。
全承载车身、强劲的后轮驱动、现代化的底盘设计,结合独立前悬架及强劲的发动机,使奔驰Sprinter成为了当时欧洲LCV市场上的另类。它既能保障传统LCV车型的灵活性和强大装载能力,同时还具备优秀的机动性和超高的舒适性,从而在现有车型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再加上全车盘刹、ABS防抱死系统、自动制动差速器、三点式安全带等标准配置及可选装的主驾安全气囊,做到了LCV市场中独一无二的安全性。
在空间布局上,Sprinter 充分考虑到了商用车的载货需求,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衍生车型选择,包括货车、客车、底盘车等,轴距也3000毫米到4025毫米不等。单排、双排、平顶、高顶、五座、九座等配置均可提供,满足了各行各业的多样化使用场景。无论是城市物流配送,还是中长途货物运输,奔驰Sprinter都能应对自如。
时间来到2000年。在21世纪千禧年降临之际,全世界都处于一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态势之中。在这一年,奔驰带来了第一代Sprinter的改款车型。相较初版车型而言,改款车型进一步强调了安全这一属性:主驾气囊成为标配、副驾气囊可选,侧气帘、ASR牵引力控制防滑系统也逐渐成为选装项。2002年,ESP电子车身稳定系统问世,为LCV车型的安全性树立了新标杆。截至2006年停产,初代Sprinter车型已在全球售出超过百万辆,成为欧洲LCV的代名词之一。
2006年,第二代奔驰Sprinter车型问世。除了技术上的革新,奔驰Sprinter在外观和内饰设计上也不断与时俱进。第二代车型的外观更加时尚大气,线条更加硬朗流畅,展现出了奔驰品牌的高端品质和强大气场,成为了一代经典车型。
在承载性能方面,第二代奔驰Sprinter为客户带来了更多选择。奔驰原厂提供了三种轴距、四种车长、三种车顶高度选项,结合不同的车身形式,排列组合覆盖了更多行业的需求,总重也覆盖了3.0至5.0吨,随后还于2016年进一步扩展至5.5吨,做到了“小身板、大承载”。
改款车型
技术革新一直是奔驰商用车产品的关键词,第二代Sprinter车型也是如此。为了提升驾乘安全性,ESP电子车身稳定系统成为了3.5吨厢货车型的标准配置,随后于2008年在全系列车型中普及。2009年,奔驰推出了BlueEFFICIENCY技术,基于全新的六速手动变速箱及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提高了动力输出性能并显著改善燃油效率。2013年,奔驰还推出了Crosswind Assist辅助系统,它能帮助驾驶员在强风环境下保持稳定形式,成为了行业内的开创性配置之一。
内饰方面,第二代奔驰Sprinter还采用了更加人性化的设计理念,配备了舒适的座椅、便捷的操控系统和多媒体系统,配置向奔驰自家的乘用车产品看齐。结合车辆本身优异的舒适性及安全性,可以说:它是一台极其乘用化的LCV车型。正是因此,该代车型在房车、救护车等领域有着极多的运用。
2018年,第三代奔驰Sprinter车型在欧洲正式上市,也就是现行的奔驰Sprinter系列。在第二代车型的基础上,第三代奔驰Sprinter对车型谱系进行了扩展,引入了前轮驱动配置,可作为牵引车等特殊车辆的底盘,亦为轻客等车型应用带来更多可能。
eSprinter车型内饰
第三代Sprinter是首款采用MBUX多媒体系统的LCV车型。这套系统与奔驰乘用车同款,具备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可通过语音命令来进行操控,亦可实现定位、车队管理等无缝交互功能。并且,奔驰还为第三代Sprinter车型引入了DISTRONIC主动距离辅助系统,它能自动与前方车辆保持一定距离,提升驾驶员的操控便利性及安全性。
2019年,纯电动版本eSprinter车型正式问世,成为欧洲首批可量产的电动LCV车型之一。它通过电池电力驱动,为贸易、物流和商业运营提供了零二氧化碳排放的交通运输解决方案。不过,初代纯电动eSprinter车型的性能表现较为有限,奔驰随后于2023年推出了新款eSprinter。它基于模块化平台打造,WLTP续航里程最高可达478公里,为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三十载风华正茂,三十载砥砺前行。奔驰Sprinter系列车型用30年的时间、三代车型的进化书写了一段辉煌的传奇,也为商用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未来,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奔驰Sprinter系列车型将继续书写属于它的传奇故事。2026年,Sprinter的兄弟车型——Vito(V级)也将迎来其30周年诞辰,让我们一同期待吧!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还想看到更多有趣有料的商用车内容,别忘了关注我们哦!
文图:heseao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