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月2日,邓公接受了哥伦比亚电视台的专访,这可是中国领导人首次面对国际上的采访,而且负责主持这个节目的人也是当时顶尖的新闻工作者,并且他还给邓公设置了不少的难题,目的就是想要当众为难邓公。当然,邓公也不怕这个主持人的为难,可以说见招拆招,双方你来我往的很是激烈,在最后华莱士已经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只能放出大招,想要让邓公自乱阵脚,直接提出了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
华莱士直接问邓公,如果毛主席还活着的话,会怎么看待如今的改革开放呢?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问题是绝对有很大陷阱的,如果回答的不好就可能引发不好的影响,然而邓公却给予了霸气回复,那么邓公到底是怎么说的呢?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就没有停止对我国的抹黑,还有技术方面的封锁,目的就是想要让中国无法在世界立足。当时的西方国家眼中的中国,就是充满神秘色彩,并且还是好战好斗的国家。可是中国却没有因此而沉沦下去,反而采取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让国家的经济发展更迅速,不过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想要让国家各个领域都能够快速的发展起来,就需要得到西方国家在经济上的支持。
正是因为这样邓公才会不遗余力的在世界上,将西方国家对中国刻板印象进行改变。1980年,邓公就曾接受过法拉奇的采访,她是意大利的记者并且还是世界上媒体自由人,她的专访也会得到不少国家的关注。
所以在通过这场专访后,不少西方国家的记者也发现了中国不同的一面,他们对中国更加的好奇,从而就想要从中国领导人口里了解更多。在接受法拉奇采访过去一年之后,耐克华莱士就给中国递交申请,想要给中国领导人进行一次专访。
可是之前法拉奇的采访就已经让我国有了一些戒心,所以面对华莱士的申请,我国也多次给予了拒绝,而华莱士却没有放弃,连续三年都不间断的递交申请。其实中国越是拒绝华莱士,却也让华莱士越好奇,因为他是美国新闻界中比较出名的人,他的采访也一定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而且他提出来的文件将会更加的尖酸刻薄。
另外华莱士在对政治者进行采访的时候,一定会刨根问底,不留任何余地,甚至也不会给政治者任何反击的机会。敢接受他采访的政治家,也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因为他的问题绝对是让你无处遁形。
所以华莱士的采访是绝对让政治家都闻风丧胆的,可是观众却很喜欢他的采访,所以那些政治家也就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他的采访。在2006年,华莱士已经八十多岁了,可是却能够在采访伊朗总统的时候,让其不知如何回答,甚至是丢盔弃甲了。
面对这样的记者,我国领导人自然是不会轻易让他来采访邓公的。1986年4月,就在华莱士第三次申请被拒绝时,中国这边竟然给华莱士回复,说邓公同意他的采访。华莱士虽然有点惊讶,不过他还是挺高兴的。
为了这场的采访,华莱士可是做了五个月的准备,目的就是要在采访的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多次查询邓公的一些情况,就这样9月2日华莱士来中南海采访了邓公,在双方简单寒暄后,就直接进入了正题。
华莱士对这场采访也做了三个阶段的准备,一是关于中苏问题,二是中美关系最后就是中国内政的决策。不过在提及中国的内部问题时,直接询问了毛主席对改革开放的看法,而邓公直接说毛主席思想还在指导着我们的工作,不过工作上还有一个党内问题解决的准则,虽然华莱士还继续追问,可是邓公都一一破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