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下午,政协达州市通川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委员小组会议举行。区委书记李祝荣,区委副书记、区长覃永利,区政协主席刘菁,区委副书记陈健分别来到各界别会场,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共商通川高质量发展大计。


李祝荣来到第三委员小组,听取工会界、共青团界、妇联界政协委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委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围绕农文旅融合、休闲经济、产业发展、服务青年、强链补链、小区治理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李祝荣指出,委员们的发言紧扣大局、结合实际,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将认真研究梳理、充分吸收采纳,努力把委员的“良言”变成推动发展的“良策”。


李祝荣逐一回应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他强调,要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加快推动银行保险业、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充分激发消费活力,优化消费供给,丰富消费场景,让实业兴起来、经济活起来、消费旺起来,为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充分发挥通川的区位优势和主城优势,加快推动“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成势,实现三年再造一个经开区”的目标。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挥首创精神,举办更具创新思维、更有地方特色、更受群众喜爱的大型活动,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办好“李花节”等活动,以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赢得区域竞争的关键举措和补齐短板弱项的现实需要,着力打造一流软环境,奋力实现“企业发财、通川发展”的双赢局面。要关心关爱青年人才成长,大力实施人才强区发展战略,为青年提供建功立业大舞台,激励培育青年人才成长为“参天大树”。


在第一小组,覃永利与中共界、无党派界、经济界、社会科学界的政协委员进行深入交流,共话发展大计,共谋发展良策。会场上气氛活跃,委员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大家围绕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商文旅融合发展、政务服务等内容,热议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积极为通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覃永利指出,各委员立足自身、站位全局,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区政府将认真梳理研究,把大家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推动通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当前矛盾与风险交织,挑战和机遇并存,要深刻认识、密切关注,准确把握经济形势,更好发挥自身优势,用好用足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通川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要明确目标、扭住关键,扎实抓好企业培育和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在建在谈项目落地竣工,奋力实现产值规模税收“三倍增”。要深挖潜力、集聚优势,持续开展“消费500元·抽奖帕萨特”等大型促消费活动,进一步集聚人气商气,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要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危旧房、棚户区、“握手楼”改造进度,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要做强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希望各委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齐心协力,携手开创通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第二小组,陈健与农业界、科技科协界、特邀界政协委员展开深入交流,聚焦高质量发展与民生福祉,共商发展大计。委员们结合自身实际针对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路径、新质生产力培育、智慧大数据平台建设、基层治理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优化等提出建议。


陈健边听边记,逐一回应。他表示,委员们的发言汇聚民声民智,紧扣通川发展大局和群众关切热点,听后受益匪浅。希望各位委员以示范创建标准持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持续建设和美乡村,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奋力开创“三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科技创新正深度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新的技术、融入新的时代,聚焦“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扩量提质,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抢占新兴产业赛道;探索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用好用活校企合作机制,培育良性创新生态;充分发挥主城高校集聚优势,优化人才引进机制,构筑人才集聚高地。同时,广大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交流渠道多、思想观念新、改革意识强的优势,收集梳理涉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将委员智慧转化为实干举措,为全面提升通川首位度、率先建成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力量。

冉然、陈升涛、张登雄、郭海霞、黄雪梅、任晓军分别参加小组讨论。

稿件原创,转发请注明出处

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婧祺 唐福全 赵磊 肖姣

部分图片来源:区摄影家协会熊高六

编辑:王 冕

编审:张 爽

总编:肖晓宏

点个在看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