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现偶市场仍在进行着惨烈的生存游戏。
除了《冬至》《难哄》等靠着流量明星和大IP硬撑出1.5以上的景气指数,还有相当一部分小成本剧集下限极低,在0.5左右挣扎。这不禁让人发问:难道现偶的命运就只能寄托在流量明星和大IP之上?
这个曾经的黄金赛道,究竟是在等死,还是在寻死?
图源:德塔文科技
图源:《冬至》《难哄》官微
01
现偶剧之困
作为观众不难发现,近几年每一部现偶剧的出现,或多或少都是对刻板印象形成的一次加固。
从开播前总是拿男女主双人对视、拥抱、接吻等海报轰炸感官,到开播后意料之中的男主是总裁/上司/其余权力掌控者,而女主总是善良但面临问题的,在问题的牵引之下,总裁男主和灰姑娘女主总会慢慢靠近,最后相爱的故事。
由于遵循这样规律的现偶剧不在少数,于是观众形成了难以磨灭的刻板印象:一旦以上任何一个符号出现,如流水线海报、滤镜、总裁、灰姑娘等,那么观众会在心里自动将其划上“无聊”的等号。
以下具体分析了现偶剧的两个问题。
1.1 人物扁平化
德塔文社会心理研究对现偶剧的人设模拟可谓揭露了现偶剧最大的困局之一,即人设困局。
无论制作方为男女主的身份和性格设定添加了怎样特别的修饰和噱头,最后还是能发现,两人始终在“总裁”与“灰姑娘”或者与之相似的身份标签上打转,使角色失去了灵魂,令观众觉得,是两个标签在相爱,而非活生生的人。
在一个连主角都要为了“恋爱”而牺牲灵魂的世界里,配角自然会更加“工具”,遑论体现其人格魅力。
没有“人味”的电视剧,自然难以吸引受众。
图源:德塔文科技
但可以发现,部分现偶剧已经在尝试解答这个问题。在《白色橄榄树》中,男主角经历战争后留下后遗症创伤,女主深受原生家庭问题困扰,两人在精神上存在着不同的敏感与脆弱,这种灰暗色彩的融入不仅使得角色更具真实感,且增添了二人间的虐恋氛围感,这至少令该剧在社媒上始终有一定的能见度。
图源:《白色橄榄树》官微
1.2剧情同质化
除了跳不出的人设框架,普遍市场情况还体现了始终跳不出去的唯一“爱情”议题,且讲述的方式,即各种情节的安排也大同小异。从各种高重复度的情节设置也不难看出这一点。
这种亘古不变的主题和情节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剧情乏味冗杂,观众难以下咽这一个问题,更大的问题是造成了一种圈层“自嗨”的假象。受时代和人口老龄化影响,爱情的受众减少,其余职业、青春、情感受众也不会妄想在爱情剧里寻找满足。导致的结果就是有且只有少部分爱情受众在看现偶剧。
但这部分受众,也很难支撑起一部较大水花的现偶剧。
图源:德塔文科技
1.3赛道底盘受挤压
除了因剧情导致的自身受众减少的情况,都市类型其余各细分赛道的受众也在逐渐扩大,变相压缩了爱情剧的受众。
在当今的影视市场中,观众的选择越来越多,年轻观众转向更具创新性的网剧和短视频平台,而传统电视观众则更倾向于选择现实主义题材的都市剧。这种双重挤压使得现偶剧的市场空间不断缩小,亟需寻找新的突破口。
图源:德塔文科技
02
破圈思路参考:
现偶市场新亮点
2.1类型融合——《冬至》《现在拨打的电话》中的悬疑爱恋
虽然《冬至》整体没有跳出“破镜重圆”的普遍框架,但是在类型融合创新上提供了示范:打破传统现偶剧单一的情感叙事模式,在感情推动中加入悬疑元素,在演员的引流下,起到较明显的带动效果。
不久前出圈的《现在拨打的电话》中也添加了悬疑元素,令受众感到新奇的同时增加了情感浓度;再如几年前的出圈现偶作品《想见你》,也采用了与“时空循环”相结合的身份和人物间的悬念设置,使其可看性极大上升,也获得了较高的口碑。
市场经验证明,都市与悬疑元素的融合,是增加剧情丰富度相对有效的方式。而这种类型融合带来的受众,通常也喜欢科幻、推理、奇幻、冒险等元素的融合添加,体现了受众口味向强剧情、强反转的转变,这未必不能对现偶剧提供新的启示。
图源:德塔文科技
图源:《现在拨打的电话》《想见你》
2.2人设突破——《好一个乖乖女》中女主的反差形象
德塔文2023-2024年度白皮书认为,长、短剧在一定程度上是互通的,在内容甚至制作风格上都存在着相互借鉴、转化的地方。因此从爆火的都市短剧中,也能够找到现偶长剧可以学习的灵感。
近期爆款《好一个乖乖女》在人物塑造上的突破是一个例子。该剧将女主角设定为一个表面柔弱、乖巧,实则心机深沉、谋划复仇的复杂形象。这种反差人设不仅打破了传统现偶剧女主的刻板印象,更强化了女性角色的主体意识,使其不总是依附于男主而行动,增强了受众代入感,对CP火花也起到加强作用。
图源:德塔文科技
图源:《好一个乖乖女》
类似《好一个乖乖女》的女主人设,“恶女”“心机女”等人设的流行反映了当代社会思潮的变化。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传统“好女人”的定义正在被重新审视。越来越多的观众渴望在影视作品中看到更具独立性和复杂性的女性形象,这体现了受众的精神需求。而这块市场空白对现偶剧来说也大有发挥空间。
图源:德塔文科技
03
市场启示
综上,既然当前现偶剧没有办法跳出“爱情”叙事和人设底色,无法做减法,那便做加法,无论是类型上的融合添加,或者复杂人设的深度探索,都是创新示范。
事实上,也并非只有这两种加法可做,但要意识到现偶剧的困境并非不可逆转,关键在于能否正视问题,开拓创新。
撰稿:师几
责编:苏秦
德塔文科技诚聘兼职记者:须擅长影视行业数据分析稿件,请携简历及过往作品,发送至zhangqing@datawinteam.com。
近期市场盘点与精品文章
德塔文科技
舆情数据监测|赛道竞争扫描
项目评估服务|宣传策略咨询
官方微博@德塔文影视观察
版权声明:德塔文影视观察媒体号致力于发布原创影视数据解读与影视市场观察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与作者,公众号申请转载请在文末留言。德塔文榜单算法设计、版面设计及公众号原创内容版权皆属德塔文科技所有,请勿盗版,盗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