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小卡片关注一下,记得星标!


我是槽三刀,一个喜欢吐槽的布衣青年!

“金桥银路”成了某些人敛财的途径。他们为了一己私利,无视工程质量,无视人民的生命安全,而所谓的“验收合格”,更像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2月19日,湖南永州市湘江西路九孔桥通车17个月后四处开裂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


视频显示,用手轻轻抠桥下开裂处,碎渣便散落一地。

该桥于2023年9月28日正式通车,是湘江西路片区道路建设项目的一部分,项目总投资约9.06亿元。

建设单位永州产业投资集团工作人员表示,18日已去现场查看,研究了初步维修方案,并于20日请专门机构做检测,目前主要是桥的主体与路基结合处开裂,并非桥梁开裂。

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局通报称,主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引道为土路基回填的半刚性路面结构,因回填土路基自然沉降与桥梁主体均匀沉降不一致,造成接缝处东西两侧开裂,部分瓷砖脱落;

视频中另一处瓷砖脱落后沙石回填区域属于桥护栏基础立柱安装孔位,因设计变更废弃后用沙石回填,不涉及主体工程质量问题。

三刀认为,这座大桥就像一个荒诞的“黑色幽默”,无情地撕开了某些工程建设领域那看似光鲜的遮羞布。

在我们的认知中,桥梁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交通的重任和无数人的安全出行。

然而,这座桥却以如此不堪的姿态示人。

我们不禁要问,这哪里是桥?

分明就是一座用纳税人的血汗钱堆砌起来的“豆腐渣”艺术品,公然挑战着公众对于工程质量的底线认知。

那句轻飘飘的“正在检测,已有初步方案”,听上去更像是一种苍白无力的敷衍。

当公众面对这样一座千疮百孔的桥时,关注的绝对不仅仅是如何维修,我们更想知道的是,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变得如此脆弱?

是施工方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还是监管部门的玩忽职守、形同虚设?

又或者是背后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输送链条,让这座桥从一开始就埋下了质量隐患?


回顾历史,古代的赵州桥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南京古城墙的每块砖上都刻有出处,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便会严惩不贷。

而如今,这座湖南大桥却在短短17个月内就破败不堪,实在令人汗颜。

这巨大的反差,难道仅仅是技术问题吗?

显然不是,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下一些人对质量和责任的漠视,以及对利益的疯狂追逐。

从工程建设的流程来看,一座大桥的建成,涉及到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本应严格把关。

然而,这座大桥却像是一路“绿灯”般顺利通车,直到如今问题暴露。

不禁让人怀疑,这些环节中的相关人员,是真的没有发现问题,还是在利益的诱惑下选择了“集体失明”?

除此之外,“层层分包、层层扒皮”等乱象,使得真正用于建桥的资金大打折扣,施工方为了盈利,不得不偷工减料,最终导致了这样的悲剧发生。

老百姓迫切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迅速介入,彻查此事,揪出那些在背后搞鬼的“蛀虫”。

因为这座桥不仅仅是质量问题,更可能是腐败问题的集中体现。

如果不能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不能斩断背后的利益链条,类似的“豆腐渣”工程恐怕还会不断出现,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将永远无法得到保障。

请【点赞】,点【在看】,把文章【转发】给您身边的人,谢谢!

点击上方小卡片关注一下,记得星标!

谨防失联,可关注下面小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