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青公园门口的川周公路,只有一条一来一去2车道,没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隔离带,有些地方连人行道也没有。走在路上,让人感觉轿车、公交车、甚至土方车不时擦身而过。

“今天还算好,车不多。这条路是横沔古镇和沔青公园对外联通的主要道路,也是进出沔青村的必经之路,但很狭窄,有的地方还坑坑洼洼,在高峰时段拥堵经常达到2个小时。”2月22日,康桥镇沔青村党总支书记凤强告诉记者,听说川周公路要开工,最近村民最热烈的话题就是道路要宽了,拓宽后大家出行、游玩、停车都将方便很多。


记者从2月22日新区举行的“民生为本 共创未来”2025年重大民生项目开工仪式上获悉,本次开工项目99项,总投资约648亿元,涵盖市政交通、生态环境、住房保障、城市更新、教育托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7个重点领域。

其中,市政交通安排项目8个、总投资约99亿元,主要包括市政道路建设和轨道交通项目前期腾地,突出提升居民出行效率及浦东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枢纽作用。秀浦路(林海公路-S3)、川周公路(申江南路-外环线)改建工程将显著提升区域骨干道路通行能力,为年底建成“10、20、30”交通出行网络拼上关键“拼图”。 轨道交通19号线、20号线东延伸项目将衔接主城区与新兴组团,惠及沿线居民,推动区域资源流动。

据悉,川周公路(申江南路-外环线)改建工程西起申江南路,东至外环线,道路全长约1.9公里,设置双向4车道及两侧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作为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西片区开发建设提供交通配套道路,该项目建设将提升横沔古镇历史风貌区整体形象和国际旅游度假区西片区交通功能。


秀浦路(林海公路-S3)改建工程西起林海公路,东至S3公路,红线宽度45米,道路全长约5.65公里。工程的建设将有助于完善市域主干路网络,分流S20交通及接线银都路越江通道,充分发挥路网综合效益的需要,促进周康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张江科学城等区域建设。


“今年开工建设的市政道路,主要是提升居民出行的便捷度,以及配合城中村改造和住房保障项目的建设。”新区建交委重点工程建设处副处长郑骞介绍,未来骨干路网的建设将结合浦东的发展需求,形成系统性、关联性更强、出行更方便的交通网络,其中也包括轨道交通19号线、20号线东延伸等项目的配套道路。

随着今年重大市政交通项目的启动和加快推进,浦东骨干路网体系不断完善,浦东干道总里程将超1950公里,高快速路规模达到367公里,对标2035规划,高快速路建成率达82%,越江通道20处,形成“102030”综合交通出行网络,快速链接街镇中心、重点区域、城市副中心、越江通道、主要交通枢纽等交通节点——10分钟内重点区域及街镇中心进入高快速路,20分钟内区行政中心、重点区域、城市副中心互达并可达越江通道,30分钟内各镇中心可达越江通道或主要交通枢纽。“家门口的快车道”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出行之便。

据悉,除了骨干路网,浦东新区按照市级部门部署,大力配合推动轨道交通落地浦东相关工作,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体系中的骨架作用不断显现,15条地铁线、343公里轨道串联起160个站点。地铁站百米内配有公交站,实现“出地铁就上车”的零距离换乘,告别“最后一公里”步行焦虑。此外,浦东综合交通网络的延伸正在持续提升浦东门户枢纽功能。东方枢纽开工建设,致力打造新时代国际开放门户枢纽新标杆。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建成后旅客吞吐量将突破1亿人次。沪苏通铁路太仓至四团段将实现浦东干线铁路零的突破,全方位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也将提升海铁联运水平,推动“公、铁、海、空”一体化集疏运交通体系的形成。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