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由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携手广东省写作学会主办的“跟着广东省写作学会、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游中国·第一期桂林站”活动进入最后一天行程。此次活动以“跟着教授、作家、教材游中国”为主题,旨在通过实地探访中国各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激发文学创作灵感,促进亲子家庭的文化交流与体验。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写作学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伟带队,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执行秘书长黄雪主持,书法家谢光辉教授,画家刘成发、尹芳平,以及王嘉、胡帅博、胡芳榕、陈月娥、詹雨玚、呙诗辰、呙诗柠、李丽华、梁丽敏、杨佳茗、吴志英、陈诺、李文立、何海、赖革胜、吴沛雄、王瑶、沈欢、何少良、梁慧中、梁彦中等近30名(排名不分先后)作家、大小文友参与了此次活动。






古寨寻幽,侗族风情

上午,采风团抵达了侗族古寨。古寨依山傍水,木质吊脚楼、鼓楼错落有致,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大家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上,聆听着侗族风土人情的讲解,亲眼目睹了织布、银饰打造的过程。一丝一缕,凝聚着侗族人民的智慧与心血;一点一滴,展现着侗族工匠的精湛技艺。大家沉醉于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感受着它的温暖与魅力。







象山水月,桂林标志

午后,采风团来到了桂林市的标志——象鼻山。这座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天然奇观,酷似一头巨象临江饮水,令人叹为观止。大家沿着江边漫步,从不同角度欣赏象鼻山的雄姿。象鼻与象腿之间形成的“象山水月”奇景,犹如一轮明月倒映在江面,与象鼻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









傍晚,采风团乘坐高铁返回广州,结束了这次充满诗意与灵感的采风之旅。桂林山水、漓江碧波画卷、遇龙河静美如诗、西街繁华、古寨风情、象鼻山独特等,皆成难忘记忆。采风团队沉浸于自然之鬼斧神工,也感受到了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灵感如泉涌,将会这份美好转化为更多艺术佳作,以飨读者。

广东省写作学会与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携手,引领文学之旅穿越中国锦绣山河,活动热度不减,持续探索文化深度。期待更多文学爱好者加入下一期活动,共绘华夏文采风流。

采风团员部分作品:

《山水文心》

——广东省写作学会桂林采风行

(作词:胡伟 夏致)

【主歌A】

叠翠峰峦隐轻纱,屐痕点染青石峡

烟岚漫卷仙人榻,拾韵漫溯象鼻崖

漓江潋滟裁云锦,倒悬星斗浣烟霞

采风客蘸千秋墨,文心雕龙趁韶华

【主歌B】

笔锋起处见龙蛇,文脉相承聚方家

纸上春风暖人间,砚池星火溅新芽

千峰皆作玲珑句,一水长流锦绣纱

待把山河研作墨,文章千古自挺拔

【副歌】

且徐行,揽一袖烟霞

凝眸处,泼墨山水自生花

共织文心,围炉夜话,

笔底惊雷破云崖

【尾声】

撷取三春酿茗茶,拓印群峰诗作画

且将山水入文札,此程风月驻天涯

《别桂林》

(刘成发)

重返桂林花未娇

漓江回望水迢迢

桃枝堂里听吟诵

留别仪山化雨桥

《桂林阳朔行》

(乐斋)

烟雨朦胧绕桂城,

千峰俏立若相迎。

风光十里迷人眼,

清江船在雾中行。


《游桂林》

(尹芳平)

桂林山水甲天下,

秀美风光无限佳。

十里香飘桂林味,

两江四湖象鼻山。

竹筏轻荡波心漾,

云雾缭绕山间花。

此景只应天上有,

人间难得几回夸。

《桂林游》

(姗姗)

石拱天然成巨象,

云影徘徊水色清。

小舟静泊待游子,

人间仙境乐凡尘。

《漓江·春》

(姗姗)

春水如镜映云峰,

我立船头望雾中。

翠影摇风山色秀,

此心沉醉画图中。

《早春游桂林》

(赖华胜)

在迷蒙细雨和薄雾中醒来

窗外是一幅幅唯美的水墨画

苍穹下群山屹立

我翻开唐诗三百首

询问韶州诗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何处长安路。

我听到你的叹息

驿马逐渐乏力

狼烟四起

风采楼上

看不见桂林山水

在层层叠叠的年轮里

饱经磨难的大地

又狼烟四起

一声叹息后

德邻率众奋战台儿庄

薛岳保卫长沙

韶州和桂林

相遇在历史 携手同行

李白最终回到长安城

你却被海峡阻隔

郁郁终老在他乡

当年寄出的家书

越过十万大山

最后幻化成一轮明月

她穿透历史的层层迷雾

穿透种种险峻的阻隔

照亮海峡两岸

《山水情笺》

(梁丽敏)

雾在山峦间缭绕

玩起捉迷藏

云絮坠入江心

被流水裁成半透明的绸

老渔夫的斗篷洇成水墨

鸬鹚收拢翅膀

静默是另一种语言

当竹篙推开千年画卷时

整条漓江都听见了

桃花跌落的声音

音符在水上跳动

我拿出手机调为静音

任湿润的风

把备忘录里的待办事项

吹成漂流的花瓣

孤鹭驮走了最后一缕夕岚

渔火在青峰褶皱里相伴月光

我愿化成一滴雨

落入这山水间

成为你波心永恒的潋滟

《桂林游记》

(二年级学生 杨佳茗)

2025年2月21日,我出发去参加一个让我难忘的活动——跟着教授、作家去桂林采风。

我坐了几个小时的高铁来到了桂林。出站后,我们一行人找到了导游,搭上大巴车回到酒店。入住酒店后,我洗了个热水澡,疲惫的我倒头就睡。

在高铁车厢上,组织这次采风活动的胡会长,给我看了一些关于桂林的文学作品,并鼓励我也写下自己的游记文章。我开始种下了我的文学梦想。我也想像文学作品中的作者那样,书写出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祖国的美好。我也想成为一名作家。

第二天,还没睡足的我,被闹钟叫醒了。洗漱完毕后,我下楼去吃早餐,吃完早餐就坐着大巴车来到了漓江坐游船观光。登上游船二层夹板上,我看到了江水清澈见底。天空下起了小雨,雨点滴进水面,泛起了涟漪。雨渐渐下大了,我依依不舍地从游船二层的甲板上下来,回到了游船的座位上。

游船行驶了一会,一位饲养鸬鹚的奶奶撑着竹筏来到游船前给我们和鸬鹚合影。鸬鹚站在一根竹竿上,我拿起竹竿时,两只鸬鹚在竹竿两头摇摆。我瞬间有点失去平衡。和鸬鹚合影完后,我在游船上品尝了一盘美味的炸鱼虾。鱼虾外酥里嫩,非常好吃。

桂林的山是我见过最峻峭的山,水是我见过的最清澈的水,“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名副其实啊。

游船靠岸后,我们又去坐了竹筏。坐竹筏是我最喜欢的项目。上了竹筏,一位姐姐拿起竹竿撑船。在竹筏上和同伴闲聊了会,感觉船还没动呢,回头一看,发现竹筏已经离岸边几十米远了。

还想继续玩,竹筏便靠岸了。听见导游说要去吃午饭了,我急忙跟上队伍,坐车去吃午饭。

吃完午饭后,我们在饭店里开展了文艺活动。和我同行的,有画家、书法家,还有作家。他们有的在画画,有的在写书法的,还有的在作诗。我看了一眼一位书法大师写的毛笔字,发现写得比临摹本的字都还要好看。一位画家爷爷还送了一幅他亲手画的鹦鹉画像给我,我高兴得不得了。

时间过得飞快,一天过去了。这一天里我游山玩水,接受艺术熏陶,收获颇多,玩得非常尽兴,真希望下一次还能继续参加这样的采风活动。

撰稿:李丽华

摄影:采风团文友

校对:冯锦清

审发:赖婉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