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自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宫后,一系列动作引发广泛关注,其中,他提出要向美国教育部“兴师问罪”,甚至计划关闭教育部,这一举措掀起轩然大波,且面临诸多挑战。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对教育部的不满由来已久。在记者招待会上,他公开表示要关闭联邦教育部,并对提名的教育部部长琳达·麦克马洪直言,希望她做好工作,目标却是让自己失业。特朗普认为,联邦教育部花费位居世界之首,可美国学校排名却在世界上垫底,应让各州管理学校,给予学校更多选择权。2月5日,埃隆·马斯克也转发相关统计数据,尖锐指出教育部自诞生以来花费巨大但收效甚微。

特朗普此番针对教育部的行动,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因素。回溯到2016年特朗普与希拉里竞选时,美国教育系统尤其是高校知识分子一边倒支持希拉里,对特朗普进行了犀利嘲讽。到了2024年大选,情况虽稍有改善,但教育系统仍是民主党的铁票仓。长期以来,民主党蓄谋将教育系统打造成自己的宣传部和大本营,奥巴马时代通过的厕所令便是标志性事件。此后,民主党在教育系统中疯狂推广LGBT元素,从教材编写到社会活动,从课程设置到教师培训,全方位渗透。例如,二年级社会课学习同性恋权利运动先驱,数学题中出现同性家长,经典童话被改编融入LGBT情节,公立学校从幼儿园开始教授性别光谱理论等。这一系列举措导致美国教育系统培养出的学生,很多被打上民主党的思想钢印,也让特朗普对教育系统憋了一肚子火。



美国(资料图)

从美国联邦教育部的发展历程来看,其成立和演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建国初期,联邦政府在教育领域介入有限。1867年设立联邦教育事务局,后经历降级、并入其他机构等变动。美苏冷战时期,联邦政府对教育的参与度逐渐加深,1979年成立独立的美国联邦教育部,旨在促进全国教育政策协调、监督经费分配、研究推广教育实践以及保障教育公平等。然而,自成立以来,教育部就备受批评。保守派人士认为其违反“地方控制教育”原则,过度干涉州权;批评者指责其效率低下、官僚化严重,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效果不佳;教育领域的诸多敏感议题,如种族平等、性别教育等,引发不同政治派别的意识形态之争,使得教育部在制定规定时左右为难;此外,教育部预算不断增长,可美国教育质量仍面临挑战,尤其是K - 12教育在国际排名较低,被指资金管理不善。

如今,特朗普撤销联邦教育部的意志坚定。他不仅严厉批评教育部的存在与作用,强调地方控制教育的重要性,还计划削减特定教育项目资金,甚至考虑以行政命令解散教育部。但这一决定面临重重困难。一方面,完全解散教育部需要国会通过立法,需在参议院获得60票支持,难度极大;另一方面,民意调查显示,61%的登记选民反对取消教育部,公众更倾向于保护教育资金。



特朗普(资料图)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还在进行大规模的公务员裁员行动。2月11日,特朗普签署新行政命令削减并调整公务员体系,马斯克强烈支持。此前,他们已将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视为眼中钉,计划关闭该机构,对其员工采取强制休假或解雇措施,虽暂时受阻,但行动仍在推进。此外,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等多个机构的员工也面临被裁命运,司法部更是解雇了多名参与对特朗普刑事调查以及“国会山骚乱事件”调查的检察官和特工。

特朗普与马斯克的这些行动,除了整顿政府、打造自己的执政团队外,也有着经济考量。例如,特朗普下令财政部停止铸造1美分硬币,因其造价超过面值。马斯克则是“去成本”的极致追求者,收购推特后曾大幅裁员。

特朗普要“问斩”教育部这一事件,搅动了美国的政治、教育格局,在民众反对、立法障碍等重重阻力下,其最终走向充满不确定性,而这一事件后续如何发展,也将深刻影响美国未来的走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