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骁是一个对采访格外守时的人,在记者对他时隔六年的两次采访中,他都比约定时间更早地等候在采访间外。在记者还没找准采访机位之前,率先站起身,露出笑容,“嗨!好久不见!”

窦骁以往的角色以阳光、帅气的健康型为主,此次窦骁在优酷独播的《掌心》中饰演的男主角元少城,是一位身世悲惨的角色。他生于贱民区,对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充满仇恨。元少城在复仇的过程中,不得不选择与自己最讨厌的人群同流合污,成为自己曾经抵制和厌恶的人。

元少城性格阴郁、冷酷,和窦骁像是黑夜与白昼的两极。窦骁爱笑,无论生活中还是作品中,他都毫不吝啬自己的明亮,甚至“能露出16颗板牙(上下加起来)”的灿烂笑容。但也正是因为此前演过太多“一笑全都是牙”的角色,这一次他很想跳脱出来。元少城性格阴冷,但也并不是反派,只能说是一个看上去有点儿腹黑的“非主流”主角。元少城的亦正亦邪也正是吸引窦骁的地方,“手段毒辣,目标明确,是个狠角色。”

封建王权之下,人人皆为棋子,元少城也一样。如果回到当代现实世界中,一颗笃定的心,一腔坚韧的信念,却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力。拍戏之外,窦骁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极限运动,他享受着来自大自然的挑战,他的能量来源于不确定性,在登山、航海中一次次突破自我极限。和风细雨滋养新枝幼苗,暴风骤雨成就参天大树。


窦骁在《掌心》中饰演阴郁、冷酷的元少城。

元少城的付出是一种隐忍的爱

剧中,元少城出身贱民区,爹娘惨死,他从小被达官贵人蔑视与侮辱,被视为“臭老鼠”,凭借自己的才干与能力,成为大理寺丞之后,元少城还想继续往上爬,拥有更大的权力,所以他投靠杜梁,既是为了利益,也是为了寻找靠山。窦骁坦言,元少城看似狠辣无情,贪恋权力,实则内心仍残存正义与良知,想着为贱民区的父老乡亲谋一个公平和出路。

《掌心》中,男女主角元少城、叶平安都是干大事的人,被网友称作“人均八百个心眼子”,几次正式交锋都是智谋与野心的碰撞,相互试探、相互制衡、相爱相杀。之后两人的联手合作,也更多是建立在利益互换的基础上。在窦骁看来,男女主相互利用,且相互欣赏,算是一对典型的“黑月光CP”,他们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以至于惺惺相惜到把对方送到大牢里面。”有一场让窦骁记忆深刻的戏,元少城把叶平安送去接受酷刑,但是他坚信叶平安自己有能力逃出来,如果她没能力,就说明她不配在这个位置上。

这不是一般古偶剧中“通篇狂撒糖”式的爱情,甚至在现实世界中,也是先锋、甚至充满争议的感情模式。但是窦骁可以理解元少城对叶平安的感情,元少城的付出不是提供所谓的“情绪价值”,而是一种隐忍、不能说出口,也无法说出口的爱,最终二人的结局也是开放性的,当大仇已报,互相利用的连接点不复存在,印刻在彼此心中的只有深藏,拼命压制的感情。而此情此景下,两人情感命运的选择,怎么选都是悲剧,也都是另一种大团圆。


元少城人设具有多面性。

即便是失败了,也会收获失败的经验

《掌心》导演柏杉第一次和窦骁见面,是窦骁在哈尔滨转机的时候,柏杉称当时两人只想短暂先聊一下,一见面却变成了滔滔不绝。 “尽管他的转机时间很短,但我们畅所欲言,聊角色、剧本,甚至聊到了他的极限运动,让他差点儿误了机。”在交流中,窦骁表达了对角色元少城的理解。柏杉认真观察窦骁的状态,回想起他在《狼图腾》中的表现,这让柏杉迅速在脑海中勾勒出元少城的形象。“饰演元少城需要展现出的冷峻与压抑,仿佛在多年隐忍之后,随时可能迸发出报复的情绪,这种特质在窦骁身上都能看到,角色就这样敲定了。”

元少城目标明确,杀伐果断,计划周全,该怎么样去执行任务,他一点儿都不拖泥带水。“拒绝内耗”,这一点不仅很励志,而且具有鲜明的当代性。窦骁概括,“拿哪吒的话说,元少城的做法就是,我只杀不度。”

生活中,窦骁也是一个拒绝内耗的人,在他看来,任何问题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回看,都不是什么大事,没有必要天天眼里盯着、心里想着,这门槛过不去了,“你觉得这件事情,此刻在你心中能泛起涟漪,掀起波澜,只是你觉得它当下很重要。在他人、这个世界中,这是转瞬即逝的一霎。”至于纠结,更没有必要,不如先做了再说,“反正你只要不是走了180度的反方向,都没啥大事,甚至反方向都OK,即便是失败了,也会收获失败的经验。”

人生是写好的剧本,也是一场变幻莫测的旅程。生活中,窦骁是一个实打实的行动派;在表演上,窦骁反而不会给自己设定目标,在他看来,表演需要有生活积累,他也并不认为一天到晚戏连戏,就能在表演上迈出突飞猛进的步伐,“(表演)进步需要去积累素材,完善人格。”窦骁说,他喜欢的演员也是分阶段性的,一开始想当德普,又帅又酷,但是后来觉得略带窝囊感的喜剧风格也很有意思。

大事有计划,小事顺其自然

在窦骁的规划中,大事有计划,小事反倒是顺其自然,船到桥头自然直。窦骁不是那种钻在固定模板里的演员,他不喜欢一成不变、一板一眼、循规蹈矩这一类的词汇,他半开玩笑说,碰到只会按照采访提纲往下念问题的采访,他都没有聊下去的兴致。生活中他看到过于“程式化”的人,都会暗自寻思,这是不是“人机”?

在工作以外,窦骁更加崇尚自由自在,坚持自己热爱的户外运动。从小父母就注重培养他独立的性格,他喜欢像登山、骑摩托车这样别人看起来很孤独的运动。2016年,他与探险团队一同骑摩托车穿越新西兰,历时三十天,共计5020公里,并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这次冒险。窦骁曾经参加2024年第16届中国杯帆船赛,并夺得冠军。窦骁打算在今年继续“干一票大的”,他的目标是要在一艘帆船上,“重走”海上丝绸之路,这个过程会有四个多月,期间吃喝拉撒都在船上。他依然会以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下这趟旅程。


窦骁在2024海帆赛中。图源窦骁工作室。

“为什么丝绸之路这个比赛的周期这么长?”面对记者的提问,窦骁神情严肃的纠正,“这不是比赛,是航海,是在船上利用风动力前行的过程。”航海跟登山一样,磨炼意志,要面对长时间的孤独,窦骁对自己的要求是“活着就行“。“一个能够享受孤独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内心平静,且拥有有趣灵魂的人。”

不打无准备之仗

对窦骁而言,每次塑造角色都是大限度地掏空自己,所以每拍完一部戏他都希望能够到处走一走,去一些极具挑战的环境中。他曾经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玩了蹦极、高空跳伞、桨板、皮艇、山地自行车、徒步、飞蝇钓、复古飞行和海豚共游,九项户外极限运动。户外极限运动天生带有一定的危险性。窦骁会尽可能将冒险变成可控范围内的历练,他充满热情但绝不盲目,比如登山过程中没有练过攀岩,直接上去free solo(徒手攀岩)肯定不可行。登山得练体能,包括跑跑步,背着米上下楼,这其中跑多远的步,背几斤大米,上下楼几层,都需要规划,他不打无准备之仗。随时准备着,是窦骁的底线,演戏的时候也是这样,戏外他每个礼拜都会运动。拍电影《日月》的时候,每天开工都是跑着去,车只负责拉他的团队。收工之后窦骁就光着膀子风雨无阻跑回酒店。


窦骁喜欢极限运动,每次都会做好准备。图源窦骁工作室。

极限运动是一项技术型运动,虽然有风险,但窦骁做的是,通过技巧、装备把风险降到最低,把它变成一件能完成的事。在他看来,每个人能量的补给方式不一样,他以星座的角度分析,比如金牛座需要有一个稳固的后盾,稳定的工作、情感、社交圈,稳定了这些基础之后再去闯荡世界,但是根基不能动,不然金牛座会没有安全感。但他是射手座,能量来自于自然,来自于不同边缘科学的探索,这些会让他觉得有自信,有底气。“像你理解不了我为什么要在一条船上呆好几个月,为什么要把自己放在一个逆境中去,明明可以每天有好吃的,但非要去海里抓鱼吃,要逼迫自己。这就是因为我们获取能量的方式不一样。”而他的能量来源就是不确定,就是喜欢干这些别人没干过的事。


采访当日是北京过年后天气最好的一天,阳光明媚,微风徐徐,树木发芽。与万物复苏的萌芽状态相比,窦骁更像是逆风中的树,老树盘根,在好天气中茁壮,但也向往着狂风骤雨的捶打,根基牢固,随风起舞,却不动摇。

新京报记者 刘玮

编辑 佟娜

校对 赵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