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岛内“台独”动向在两岸关系中又掀起了一波激烈涟漪。这些动作不仅令大陆不满,还加深了两岸紧张局势。
首先从美国务院官方表述的微妙变化说起。赖清德似乎成功让美方删除了“不支持台湾‘独立’”的表述。虽然其余的内容还强调“期待两岸分歧通过协商解决”等套话,但关键点是,“不支持台湾‘独立’”这句话消失了。这一变化被一些分析解读为美国在台海问题立场上“开倒车”,摆明了要和台当局继续勾结。
(美国务院)
接下来,再把目光转向台当局的大手笔军购计划。为了获得所谓的“美国支持”,台湾方面正计划花费最多100亿美元从美方购买军事装备。据消息人士透露,赖清德举行了安全高层会议,决定将防务预算占GDP的比重提升到3%以上。简单说,台湾打算花掉大笔防务费用试图表达对特朗普的忠诚。这可不是小数目,对于地域有限、资源紧张的台湾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决策。
(台当局计划采购海马斯火箭炮)
该军购清单包括了一系列对抗性极强的武器装备,台湾希望借此在大陆“军事压力”下获得更多美方的支持。不过,美方对此尚未置评,但有美官员曾经表示想要加速对台武器输出,似乎也预示着某种可能性。
更值得关注的是,赖清德计划推动所谓的“国安法制”改革。这个举措被认为是为了应对大陆所谓的“渗透”。听上去,台当局似乎决心用一个更严密的监控网络覆盖全岛,以此来反击那些亲大陆的声音和活动。
(赖清德自以为能“拒统”)
就在这三大动向酝酿之际,大陆也没有闲着。解放军连续进行了意义深远的巡航行动,用一场海空联合演习宣告着强硬态度。短短48小时内,解放军出动近70机舰力量,形成了一种对台岛“四面包围”之势。一时间,台海周边海域和空域好似“黑压压一片”,台军完全被压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解放军此前在台海的巡航活动)
这次行动不仅震慑了岛内的“台独”势力,更是向外界展示了大陆的战备水平已经达到了一种常态化、精确化的地步。即便台当局争取再多的美国支持,但是在大陆如此密集、直接的军事手段面前,所有的努力都显得微不足道。
从这些动态来看,台当局眼下的动作不仅没有考虑到两岸关系的缓和,反而可能将局势推向更加不稳定的方向。台当局若继续放任“谋独”念头猖狂发展,无疑将引火烧身。大陆自然会在此过程中,作出合理的安排,不给岛内“台独”留下一丁点机会。既然台当局要惹火大陆,那就要做好大陆随时随地发起一切行动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