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侃侃 编辑 | 先声编辑部
2月20日,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炮轰红果短剧与制作公司签署排他性协议,会抑制行业发展。
对此,红果短剧没有做出正面回应。随后,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在当天的演讲中提到,红果有多样灵活的合作模式,在2024年,红果作为单一平台向整个短剧行业提供了最大的一笔内容预算,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长视频大佬,龚宇将矛头对准红果,这背后其实暗藏着流量迁徙时代,短剧的“水大鱼大”与“暗礁险滩”。
01 “排他”还是“独家”?
龚宇对红果短剧的质疑,根上在于红果到底是不是“排他”。
有意思的是,当天大会上,中制协名誉会长,北京京都世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尤小刚也谈到了所谓“排他的看法”:“刚才龚宇也说了不要排他性,其实平台都排他,我们的电视台就是中心化的,我们的视听平台也是中心化的。大家是以作品内容、以百花齐放的健康的生产来自主决定的方式。”
这段发言也点出了平台运营和竞争的核心。在内容为王的时代,不管是影视行业还是音乐行业,某种程度上所有平台都存在排他,优质内容自然会被各家争抢,乃至深度捆绑。
而龚宇指责红果与版权方签署的所谓“排他性协议”,其实是内容行业的通用玩法——“独家协议”,即长视频平台在发展过程中经常采买独家内容,其中不乏长期、打包合作,爱优腾芒皆如此。
作为佼佼者的爱奇艺,自己就是“独家内容”的资深玩家。
比如2016年,爱奇艺宣布与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达成合作,在既有片库合作基础上,获得福克斯未来几年在华所有新片独家网络版权;2018年,爱奇艺与美国制作发行公司FilmNation独家合作,未来三年,优先获得FilmNation制作或代理影片在中国大陆的独家线上版权;2022年,爱奇艺与稻草熊娱乐订立超13亿元剧集版权购买框架协议,以及近25亿元定制剧集承制协议。
不难发现,这些协议中除了既有版权内容的合作,也不乏未来产能的预定,但归根到底,都是平台借助资源和渠道等竞争优势,完成对于市场上优质内容的提前布局。
而从现实情况来看,短剧行业更多是定制剧、版权剧,即由平台出资,乃至授权IP,交给制作公司进行承制,拥有该剧版权,这是常识。所以说,爱奇艺龚宇说的“排他协议”本身有bug,平台自己的版权内容,自然是排他的。
此外,爱奇艺的微短剧合作,与短剧行业的合作模式本质一样,即通过根据更具吸引力的分账策略,前置锁定优质生产方未来一段时间的全部产能。
如下图,爱奇艺同样大量采买全球独播10年以上的独家剧,这些剧,显然也不能在腾讯视频、优酷、红果等平台播出。
据文娱先声观察,微短剧行业正经历着剧变期,“二八法则”会在今年更加明显,这对缺少资源和流量的中小制作公司来说,其实挑战很大。站在制作公司的角度,跟平台签署独家协议其实是一项互利互惠的事情,不仅能锁定一份长期稳定保底收益,还能持续获取额外的分账收入。
从平台角度,优质的独家内容也能帮助平台留存用户,形成良性循环,爱优腾芒长期以来,也是靠独家精品内容拉动VIP会员增长。
不能只许长视频平台吃肉,不许短剧平台喝汤。
02 短剧市场,远未到终局
从此次事件可以窥见,我们也能看到长短剧市场的格局变化,天平已经开始倾斜。但二者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共存。
龚宇的贴脸开大,其实也体现了爱奇艺和长视频的焦虑。从2024年爱奇艺下滑的财报中就可见一斑。全年营收292.3亿元,同比下滑8%,而2024年第四季度,会员服务收入为41.0亿元,同比下滑15%。
龚宇在财报中明确表示,微短剧的市场规模可能超过中国电影票房,爱奇艺亟需通过布局该领域弥补长视频业务的增长瓶颈。作为后来者,爱奇艺的当务之急自然是储备足够多的优质短剧,打造内容的护城河。
当然,不止是爱奇艺,其他长视频平台在短剧领域的加码发力,同样避免不了在版权市场跟红果的短兵相接,要想追上,尚需时日。
但短剧行业,毕竟在这两年才开始狂飙突进,并非铁板一块。
根据《QuestMobile 2024年全景生态流量年度报告》,2024年12月在线视频APP月活用户规模TOP10中,红果短剧月活为1.58亿,腾讯视频、爱奇艺、芒果TV和优酷的月活分别是3.87亿、3.54亿、2.77亿和1.84亿,月活前五中的四席仍然被长视频平台稳稳占住;红果虽在短剧平台中处于领先,但是长视频平台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与此同时,除了河马剧场这样的垂类平台,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在布局短剧赛道。像是跨界玩家拼多多的免费短剧频道,百度、美团的短剧板块,还有以硬件取胜的华为短剧大全,以及与抖音打擂台的快手星芒短剧,短剧市场群雄逐鹿,谁笑到最后,还真不知道。
而红果短剧之所以成长速度快,很大原因在于踩中了过去一年短剧行业从付费主导向免费主导的转型节点,并以“免费看剧+广告分账”精准切中需求,后续通过分账模式创新,以及“果燃计划”、创作者支持计划等扶持计划,助推了短剧的品类泛化和品质升级。
以红果春节上线的成本220万的武侠短剧《行道者之剑二十四》为例,导演于洪林在采访中提到,正是因为魔方影视跟红果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红果愿意给一部分保底费用,减轻了出品方的成本压力,这算是促使他们下决定(拍摄)的直接原因。
“如果只有纯付费一条路的话,我们风险太大了。跟红果达成保底合作后,风险会降低一些,我们能放手一搏。”正是因为红果的保底,才能让魔方影视不计成本的去制作精品短剧。
一句话,短剧行业没有“霸权”,只有“爆款轮流坐庄”。
观众只会跟着好内容走,并非绑定某个平台,只有精品内容才是致胜的法宝。像爆款剧《无双》就是多平台分发,但是也并不妨碍它的现象级爆火。
结语
目前,短剧市场虽然火热,但相比长视频仍然处于成长期,各大平台都在加大对原创内容的投入,而红果只是抢占了一个先机。
短剧行业的真正危机,从来不是某家平台的“协议”,而是劣质内容泛滥、版权保护缺失与创作者收益失衡。平台的竞争应该放在内容质量上,而不是简单的比拼数量和渠道,未来更应该把重心放在保护版权的同时激发创新,让创作者得到应有回报,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才能把短剧行业做大做强。
短剧的江湖,容得下红果,也容得下爱奇艺。毕竟,用户永远会选择“好内容”买单。
*本文图源网络,如侵权联系删改
排版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