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最近大家身边多了不少感冒的人,而在这些人中,不免掺杂着患有甲流的。

换季阶段流感再次迎来高峰期,为了免受疾病困扰,人们该做些什么呢?

专家提醒:1不吹、2不脱、3要吃,别马虎大意。



一、甲流不是小感冒

甲流作为相对常见的流感类型,虽说没有新冠那么严重,但患病也会对人群造成不小的影响。

感染甲流后病程通常会在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主要表现为前期低烧、头晕头痛、身体乏力等。



随着感染情况加重,以及自体免疫机制的各种应激反应,还会出现咳嗽、咽喉疼痛,甚至是消化系统问题。

考虑到现阶段年假结束进入复工阶段,各地人流重新聚集,这就给甲流传播创造了条件

而甲流感染后的各种症状,又会对工作生活造成一定的阻碍。



甲流是一种流行性较强,传播率较高的病症,不同亚型之间可能叠加感染。

也因此针对免疫力相对较差的中老年人、婴幼儿,要格外注意日常防护。

换季作为流行病的高发阶段,甲流又具备较强的传播能力,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加强免疫,降低感染的可能性呢?



二、建议做到1不吹、2不脱、3要吃

1. 不吹:做好保暖

换季阶段昼夜温差较大,体感温度的上下幅度也比较大。

对于有固定外出需求的工作人群,做好日常保暖,尽可能降低体感温差,是非常有必要的。

温度起伏不定,尤其是中午前后容易给人气温回暖的错觉。

如果这时出门没有做好应有的保暖措施,下午、晚上温度下降,人体包括呼吸道就会受到气温骤降的影响,被冷空气刺激



换季时呼吸道本身就会变得更加敏感、脆弱,相较于其他气温相对稳定的时间段,该阶段内呼吸道更容易出现应激反应,会因为不适应气温上下浮动变得干燥、防御能力低下。

为了避免呼吸道反复受到刺激,建议做好日常保暖,针对昼夜温差合理增减衣物。

日常居家也要注意开窗换气的时间,最好选择中午温度相对较高的时候,避免早晚低温影响室内温度。



2. 不脱:戴好口罩

甲流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就是说当人群正常呼吸时,呼吸道、口腔、眼睛都有可能因为接触飞沫而被感染。

身边有甲流患者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待过而被感染的。

人流量较大的生活区域,甲流传播的概率提升,若不做好最基本的防护工作,被感染的风险就会增加。



无论是短时间外出还是日常工作,都要备好口罩。

戴口罩虽然不能确保完全将病毒阻挡在外,完全规避感染的可能性,但呼吸过程中,口罩可以大幅降低直接吸入病毒的概率

只要是符合规定的正规产品,都具备较好的过滤性,可以在呼吸时将粉尘、微生物、病菌阻挡在外,包括甲流病毒。



建议近期在家中备好口罩,如果是长时间待在公共区域,还需要注意定时更换。

考虑到大部分人选购的是普通口罩,单次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小时。

如果是人群密集的环境,还要注意避免在没洗手的情况下,用手直接接触口鼻,以防止病菌接触入侵。



3. 要吃:营养补充

提高免疫力不仅要做好外部工作,内部也需要积极调理。

人体免疫力的强弱要依靠多种营养物质的储备才能满足抗病需求。

对比挑食、偏食人群,长期保持均衡的营养摄入,这类人的免疫水平基本都在平均线以上。

在遇到流行病爆发阶段,营养储备充足,免疫水平偏高自然就没那么容易被感染。

即便不可避免的被感染了,依靠自身强大的免疫功能,整体病程也不会太长。



建议在甲流爆发期合理调整饮食,维生素(蔬果类)、蛋白质(肉蛋奶)、纤维素(粗粮)、碳水(米面、薯类)、水分都是不可缺少的。

尽可能做到每一顿,或者一天三顿将这些食物搭配在一起。

这样既满足了摄入需求,又能确保免疫功能正常运作。



三、出现症状不要慌

由于甲流本身感染性较强,且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人群,增加感染几率,那么感染后能否积极干预就成为了关键。

甲流初期症状多为咳嗽、咽痛,部分人群可能会出现低烧。

如果这些症状持续3天,且症状加重,同时出现了反应迟钝、嗜睡、呼吸不畅等问题,就有必要考虑是否已经感染甲流而非普通感冒。



一般来说,发病出现症状,人们会第一时间选择用药。

针对呼吸道方面炎症,可以先吃一些抗炎药,用于缓解咽喉疼痛、流涕等问题。

如果从发病到自行用药长达7日症状还没减轻,或症状短期内明显有加重趋势,再加上有密切接触史,则说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患者病情可能相对复杂,这时候就需要积极就医了。



这里要提醒一点,甲流和普通感冒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由于甲流亚型较多,且可能出现重叠感染的情况,针对性的治疗手段也有所不同。

为了避免病情加重,同时规避并发症风险,请大家不要盲目拖延病情。

当自行用药效果欠佳,症状又没得到缓解时,一定要积极就医检查。

通过专业手段了解自身病情,能更加迅速的找到问题根源并得到应有的处理。



总结:

甲流虽然处于高峰期,但只要做好日常防护工作,还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的。

而对于已经被感染的朋友们,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也能很好地将病情控制住。

参考资料:
《流感高发季!医生提醒:这样做才能预防传染丨健康总动员》
2025-02-06 ·上观新闻
《流感不是“小感冒”小心发展成肺炎 发病后48小时是治疗黄金期》
泉州晚报 2025-02-06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