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2月22日,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的一番话引发了全球的高度关注。她透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团队正在集中精力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展开谈判,且特朗普自信能在本周内结束俄乌冲突。这番话让人愤怒不已,也让人对美国的真实意图产生了深刻的疑问:特朗普究竟想要什么?他要的“和平”,到底是为谁谋取利益?
特朗普声称他将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早在2024年总统选举期间,这种狂妄的言辞就已经引发了全球的强烈反应。特朗普以一贯的商人手腕,承诺能够解决乌克兰危机,似乎对于大国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完全没有敬畏之心。如今,1月20日他正式就职,便再次强调,结束这场战争对俄罗斯“大有好处”。这背后的深意,已不再是口口声声的“和平”,而是一场美国与俄罗斯之间利益重新分配的交易。
特朗普以一个商人的心态来对待全球冲突,他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制造机会。其言论中流露出的“俄罗斯大有好处”,不过是赤裸裸的政治手段,旨在为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利益敞开大门。这位总统显然懂得用话语权来敲诈世界各国。他无视乌克兰民众的生死,只关心与俄罗斯达成怎样的交易,以满足美国日益扩大的野心。这种谈判背后的核心,是要通过牺牲乌克兰的未来,来换取美国对欧洲的进一步控制,尤其是俄罗斯的资源和战略位置。
一方面,特朗普宣称要通过与俄罗斯谈判结束战争,另一方面却没有给乌克兰一丝喘息的机会。在这场谈判中,乌克兰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局外人,而俄罗斯和美国则在决定乌克兰未来的走向。这种现实令人愤怒却又无可奈何,乌克兰被国际大国视为棋盘上的一枚棋子,在全球博弈的夹缝中苦苦挣扎。特朗普不仅仅是个“商人总统”,他还是一个善于操控世界局势的玩家,他能通过言辞与政策操控他人的命运。
更为危险的是,特朗普并非孤身一人。在美国和俄罗斯达成的“共识”背后,是一场超越乌克兰国土的资源争夺战。美俄的背后,才是真正的利益战争,乌克兰的命运早已被这些大国随意摆布。2月18日,俄罗斯与美国在沙特阿拉伯举行了会谈,双方宣布达成共识——通过任命高级团队努力尽快解决俄乌冲突。表面上看,这是一项令人期待的协议,但细心分析便会发现,这其中隐藏着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利益交换,而乌克兰的未来完全被排除在这场谈判之外。
普京的立场显然是显而易见的,他表态俄方准备重返谈判桌,这一言论本身并不令人感到惊讶。俄罗斯始终坚持认为乌克兰问题是自己的内政,普京的口吻中没有对乌克兰民众的任何关切,只有一心谋划着如何将其纳入俄罗斯的“势力范围”。普京毫不掩饰地表示,乌克兰必须服从俄罗斯的要求,而这一切都将在美俄之间的谈判框架下进行。对于普京而言,谈判的目标不是为和平而战,而是为了确保俄罗斯在该地区的长期影响力与控制权。
然而,普京的言辞中却有一个细节值得深思,他提到,“没有人将乌克兰排除在谈判进程之外。”这句话简直是对世界的侮辱。乌克兰作为直接的冲突方,难道真会被美俄这种“大国博弈”中的幕后交易所忽视?普京所说的“没有排除”乌克兰,其实不过是为国际舆论做出的一个虚假姿态,表面上看似公平,实则完全是在利用乌克兰的弱势地位,进行一场资源和政治的交换。
与此同时,泽连斯基和欧洲多个国家领导人的电话会议,似乎只是在进行一场形式上的“慰问”。乌克兰总统与欧洲领导人的通话并未带来实质性的政治成果,反而暴露了乌克兰政府对国际谈判的极度依赖,以及其在全球政治中的尴尬处境。泽连斯基可能一度以为,乌克兰能在欧洲的支持下获得尊重与独立,但事实却越来越残酷。如今,乌克兰不仅在战场上疲于应对,更在谈判桌上失去了话语权,成为美俄博弈中的一颗棋子。
美国与俄罗斯的“共识”一旦落实,乌克兰恐怕将完全失去自主权。无论是资源,还是港口和基础设施的管理权,都可能被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协定所瓜分。乌克兰在这场全球大国的利益角逐中,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缘。
特朗普的“24小时内结束战争”的狂妄言论,似乎只是为了掩饰其背后的交易计划。他的目的并非解决战争中的人道主义问题,也非结束乌克兰的苦难,而是通过一场政治交易,彻底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进一步强化美国的全球霸权。他深知,战争背后的真正赢家,往往是那些能操控局势的大国,而乌克兰不过是他们手中的一张底牌,随时可以被丢弃。
普京和特朗普的会谈,最终可能会形成一份“和平协议”,但这种和平不过是用乌克兰的土地和资源作为交换的交易。对于乌克兰而言,这场冲突的结束,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和平,而是更深层次的依赖与屈从。在全球大国的博弈中,乌克兰不过是一颗用来交换利益的棋子,任何所谓的“和平”,都可能只是进一步的背叛。
所以,面对特朗普与普京之间的博弈,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真正的和平,究竟是否真的与乌克兰民众的利益相符?还是说,这场战争,早已成为大国之间利益交易的牺牲品?对于乌克兰来说,恐怕这场所谓的“和平”,无论何时来临,都会带来更深的伤害。而我们,也只能看着这些大国在乌克兰的尸骨上,进行他们的交易与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