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确实是发疯了!私自媾和大鹅也就算了,居然用脸往老男孩屁股上蹭,据说近期还要解禁大鹅银行的SWIFT系统,这个口子一开,欧美前期所有制裁全打了水漂。这还干个锤子!
有人猜测特朗普这么做是为了报复泽连斯基。2020年总统大选前夕,特朗普为了搞臭竞争对手,让自己的私人律师鲁迪飞赴基辅,想让泽连斯基拿出拜登小儿子在乌克兰鬼混期间的犯罪证据,可泽连斯基一口回绝了他。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川普向来是一个有仇加倍报的货色。但这个理由不足以解释川普所有疯狂举动。哪怕对一个人再狠,也不能全部倾注到一个国家身上吧?何况川普目前背刺的不仅是乌克兰,甚至包括自己的好基友欧盟。
支撑川普一系列行为的是一个深层逻辑,这个逻辑必然和大多数人的认知不一样,它似乎搭建在另一个平行宇宙,行使着另外一种定理和规律。
这就不得不翻一翻川普的人生经历,可能答案藏在那里面。
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成人心理不过是童年时代的重复与延伸。童年的经历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特郎普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他父亲是个颇有成就的小地产商。虽然他家境比普通人富裕不少,但也谈不上大富大贵。他在纽约上小学的时候就以调皮捣蛋而闻名,他似乎对学校的任何规则都不以为意,我行我素。
有一次,他在音乐课上故意捣乱,老师批评了他几句,结果他一拳捣在老师眼睛上,老师变成了熊猫眼。她妈一看自己儿子闯了祸,也狠狠教训了特朗普一通,可这家伙始终没给老师道歉。
他这种性格,说好听点是特立独行以及有主见,说难听点这家伙就是个偏执狂。对于一个偏执的人,他很难听进去别人的话,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叙事。这就使得他在生活中几乎收不到“正反馈”,自己的偏见也会渐行渐远。

在小学阶段,特朗普先后转过两次学,大概率是因为他调皮捣蛋的性格而不得不转学。所以上中学的时候,他父亲就把他送到了纽约一所军校,他觉得那里严格的管理可以好好塑造儿子无法无天的性格。

在军校里,特朗普确实乖巧了不少。最有趣的是当时军校有个叫马克的教官,素以对学生凶狠而闻名。嚣张的特朗普第一次踢到了钢板,但他没向从前一样硬碰硬,而是选择了讨好马克,后来马克就对他温柔多了。

这是他第一次尝到变通的甜头。但这种变通只是为了得到现实的好处,并不代表他认同马克的管理。他的同学后来回忆,他在讨好马克的同时,也常常在背后说马克“就是个狗屎”。

军校毕业之后,他只考上了福克汉姆大学。那所大学虽然也不差,但实在算不上名校。如果想混美国的上流社会,没有一张名校的毕业证是不行的。所以他爸爸又动用关系把他转到了鼎鼎大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名校的商学院相当于高层人脉俱乐部。在沃顿,不爱学习的特朗普如鱼得水,和所有人打成一片,为他日后创建商业帝国打好了人脉基础。

毕业之后的特朗普几经波折,创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尽管在九十年代他曾彻底破产过,最高峰时欠银行贷款九亿美金。但他最终还是依靠沃顿的人脉解决了资金问题。

这里要说几个细节:

一,特朗普是出了名的爱较真,修建特朗普大厦的时候,哪怕一扇门一户窗,他也要亲自和供货商讨价还价,不拿到最低价格誓不罢休。

二,纽约曾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推出了强制保障房制度,但很多租户在收入提升之后还是赖着保障房不肯退出,为此很多开发商极为头疼,不得不撤出了纽约房地产业。但特朗普与众不同,他直接起诉了纽约市政府,不惜得罪一干政界大佬,以至于他在日后没得到政府的优惠退税。对于其他人来说,事情到此也就算了。可特朗普却再一次把纽约市政府告到了法庭。最后逼着市政府和他和解。由此可见他的狠劲。

三,特朗普习惯夸大其词。在特郎普大厦开建之前,他就到处嚷嚷特朗普大厦将成为纽约甚至美国的地标,其意义将远超自由女神像。这下记者蜂拥而至,纷纷报道这个劲爆消息。与此同时,铺天盖地的谩骂声差点淹没川普的大嘴巴。嗨,人家要的就是这效果啊!越骂,特朗普的名声才能越大。他曾说过,坏名声也好过没名声。事实上,全民热议让特朗普大厦名气大增,销售极佳。特朗普又狠狠大赚一笔。

四,1987年之前,他一直是一名民主党党员。后来又变为共和党党员。然后又变为民主党员,随后又宣称退出任何政党做一名无党派人士,直到2012年再次变为共和党员。这家伙压根没啥党性可言,无论入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是为了博取噱头和利益。早在1988年他就想竞选总统,可那时候他压根没有入局机会。直到2012年之后,推特给了他一个意外的机会。由于他向来敢说一些别人不敢说的出格话,所以他在推特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直到2016年,他凭借自己的人气赢下共和党党内初选,然后一鼓作气拿下总统宝座。

总之,特郎普所有的行为都是有迹可循的。他偏执,较真,却又善变。他有着极为强烈的表演型人格。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他的表演欲更加朝着出人意料的方向发展。无论是2020年的国会山事件,还是如今谩骂小泽讨好老男孩,这些行为在传统的纸牌屋里都属于离经叛道。但恰恰是这些出格的言行为他带来一波又一波关注。正如他所言:坏名声也要比没有名声强。所以千万别把他的所有话当真,当他在舆论场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极有可能转换方向又对老男孩倒打一耙,毕竟这样戏剧性的场面是他喜闻乐见的。

去年特朗普遇刺之后,他更是变得神经兮兮,他躲过了那颗致命的子弹,但那惊险一刻却让他更加极端与偏执。别的不说,他用行政开除与恫吓别人的老把戏,将相当多的一批人吓的噤若寒蝉。就连卢比奥那样的强势保守派也成了他的传声筒,在他面前大气不敢吭一声。美国三权分立的根基正在被他扇起的民粹主义所动摇。真应了那句话,不疯魔不成活。再这么折腾下去,全世界都会跟着遭殃。但对于这个资深精神病人来说,他的表演不过才刚刚开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