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贝艺 通讯员 韩宏伟
2月22日,济南市槐荫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全区推进大会召开,锚定争当“强省会建设排头兵”目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槐荫生动实践。
机遇如潮涌,槐荫当弄潮。今天的槐荫,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机遇只有抓住了才叫机遇,才能裂变为强大动能,推动槐荫跻身全市高质量发展第一梯队。怎样才能把机遇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答案就在部署落实“十大提质创优行动”的作战图上。
以“项目为王”筑牢发展根基。2024年,槐荫区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增速7.5%,全市排名第二,连续9个月走在全市前列。今年,槐荫区将坚持守正创新,常态化开展分领域、分部门、分街道滚动式研究谋划策划项目工作,紧扣“342”现代化产业体系,谋划一批链主牵引、链条配套、链群升级项目。聚焦大数据算力、两重、两新等新领域,策划一批优质项目。建立在建项目“红、黄、绿”三色预警解难机制,确保10个省级重点项目、30个市级重点项目和216个区级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以“产业跃迁”锻造硬核实力。2024年槐荫“342”现代化产业体系行业增加值达到505.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7.4%。今年,该区提出对三大主导产业细分赛道,努力实现弯道超车、换道领跑。积极支持九阳、二机床、中车、天岳等智能制造、先进材料龙头企业打造“晨星工厂”,建设“数字孪生工厂”,争创“灯塔工厂”。瞄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智能低空飞行器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场景应用,开辟新赛道。聚焦文化旅游、商务会展、汽车消费、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服务领域,打造槐荫特色服务品牌。如,擦亮“要买车,到槐荫”金字招牌,加快比亚迪汽车城、后周汽车产业园等项目落地达效,继续开展好齐鲁国际车展等专场促销;打响“约惠槐荫”品牌,联动各大商圈推出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让消费热潮席卷全城;提升“槐荫四宝”等特色产品附加值,擦亮“槐香厚礼”区域品牌。
以“五大战场”开辟战略高地。2025年槐荫将聚焦战略承接,实施片区攻坚提质创优行动:积极引入一批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细胞与基因治疗项目。推动硼中子俘获治疗、中能直线加速器等项目入驻中能高端医疗装备产业园。积极构建科创平台矩阵,重点推进济南微生态医学省实验室等提升应用能力。加快推进医疗硅谷等26个续建项目建设进度;继续做好“京沪系”楼宇谋划运营,打造“京沪系人工智能大厦”,争创低速无人驾驶车辆先行试点区。加快中央文化区培育,继续承办好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济南儿童戏剧节等活动。推动宽禁带生产设备制造产业园、通用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等六大产业园区尽快成形成势。做好“微更新”“复古微改造”,赓续百年商埠区的商业传统文化。加快推进渔光互补产业项目等建设,加速形成渔业发展新布局,巩固提升全区农业产值优势。
以“杭州战法”决胜招引战场。借鉴杭州的“寻龙诀”,槐荫将牢固树立“用户思维”,打造更贴心、更便捷的一次办成政务服务,形成一批如:茶产业经营、会展旅游、汽车产业等槐荫特色的“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快“医养之都”宜商服务中心建设,与开发区、齐鲁之窗宜商服务中心、区政务服务大厅形成“ 三点一厅”高效联动的政务服务新格局。建立“区级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制度”,形成工作闭环,推动各项政策有效落到企业身上。实施联合执法“扫码检查”联动机制,把“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落到实处。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搭建常态化政银企对接平台,帮助企业积极解决融资等问题。
以“民生温度”标注发展高度。聚焦民生福祉,槐荫将加快城市更新,重点推进省立医院南地块等城市更新项目,持续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安置房建设。办好20件重点民生实事,做好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展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大力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
机遇如箭,唯快不破。大会提出“各项工作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行动越早越主动”。倡导强化目标导向,预期管理,机制联动,着力完善提质创优工作机制,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团结一心干、求真务实干、攻坚克难干、勇争一流干,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槐荫实践”新篇章。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