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回大地,连云港市的春管春耕工作陆续开展。连云港公安顺应农时,抢先开启“田间警务”模式,多措并举护航春季田管、春耕备耕,助力打赢农业生产“第一仗”,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警”上添花。
图为民警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摄影:袁青青
“购买种子化肥一定要到正规的农资销售点,千万不要轻信上门推销的不法商贩,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三无’产品。”“现在涉农电信网络诈骗的套路花样百出,大家一定要不听不信不转账,守好辛苦挣的血汗钱……”初春时节,东海县平明镇的麦田绿意盎然,长势喜人。农户们忙着对麦田进行镇压、灌溉、追肥、喷药。乡野阡陌中,身背“警务背包”的东海县公安局平明派出所社区民警唐宇向农户们普及农资识假辨假常识和反诈防诈知识,巧借“春耕之风”广撒“平安种子”。
图为民警走访农资经营户,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督促依法经营,严守农资产品安全关。摄影:何丽婷
眼下,连云港市376.4万亩小麦正值春季田管关键期,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也进入购销旺季。为了确保群众用上“真种子、好农药、放心肥”,连云港公安组织警力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拉家常、问农事、话安全”。同时,会同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对农资经营网点(店)和网络销售农资产品的监管检查力度,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农资商品的行为。开春以来,共开展联合执法检查20余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360余家。
图为民警加强对辖区农资售卖店的巡逻守护。摄影:何丽婷
“请在场群众和村干部做个见证,今天我们量好尺寸,把两家地界划分清楚。”近日,灌云县侍庄街道一对兄弟因自留地边界划分问题引发争吵。灌云县公安局侍庄派出所民警蔡立杰、刘盾闻讯赶到现场处置,分头走访双方邻居亲属,调阅村里的自留地底册资料,初步确定两家地界,又邀请司法所工作人员和村干部于次日到场参与测量调解,最终劝导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成功化解了这起可能影响春耕生产的纠纷。
图为民警走进农家院落收集社情民意,与村民拉家常、讲安全、说防范。摄影:袁青青
每到春耕农忙时,田地界线、农资消费、农机租赁等问题极易引发矛盾纠纷。连云港公安充分发挥“一村一警”“背包警务”“警民议事群”等基层治理优势,把“主防”关口前移到“田间地头”,探索推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联动群防群治力量进村入户收集社情民意,全面排查各类涉农矛盾纠纷,强化现场调解、专业调解和跟踪回访,努力让矛盾“不出地”、纠纷“不发芽”。春节过后,共走访群众9.7万余人次,排查化解各类涉农矛盾纠纷230余起。
图为民警走进草莓种植大棚,开展法律宣传和安全防范讲解。摄影:袁青青
“太感谢警察同志了!这么快就帮我追回了准备买化肥农药的钱!”2月9日,东海县洪庄镇蔬菜种植户姚女士报警称,其放在家中的3000元现金被盗。民警通过调阅监控、走访排查,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身份,并于次日成功将其抓获,追回全部被盗现金。
图为交警部门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组织警力深入农村地区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摄影:何丽婷
护航春耕好“警”色,不误农时不负春。全市公安机关紧扣春耕生产特点,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打出保农、护农、利农“组合拳”。采取“步巡+车巡+视频巡”方式,加强对村舍民宅“空心”时段的守护;开启“人力+无人机”双引擎,对田野、农家院落开展禁种铲毒踏查;运用“传统+科技”融合模式,对民生小案快侦快破快挽损,将传统侵财小案破案时间缩短至“小时级别”;在市、县(区)两级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中心和派出所综合窗口开通助农绿色通道,为困难农户和行动不便的农村老人提供上门办证送证服务;持续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扣紧出行“安全带”,铺就春耕“平安路”。
图为民警为年过八旬、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办理身份证服务。摄影:何丽婷
文/仁行 段艺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