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们常说:“现在的思想观念非常奇怪,普通人的奋斗变为宏观叙事,天潢贵胄们的责任却要分摊到我们每一个人头上。”
以前我们常常认为“节约用水”是美德,并十几年如一日坚持;
然而美国明星金·卡戴珊家的水龙头常年不关,一个月就用掉了230000加仑(约等于870吨)的水资源;
还记得十几年前的公益广告吗?很多人终其一生连大海都没见过,却被呼吁不要买卖鱼翅,减少海洋垃圾,为全球变暖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与此相反的是,普通人经常遇到这样的非议:
“你不生孩子,你的家族不就绝后了吗?”
“你也不生孩子,她也不生孩子,大家都不生,几百年后人类就灭绝了!”
有人在向自己的家人坦诚相待,说起不想结婚生子这件事时,父母却说:
“这是你的责任啊,这是每一个人都要走的路,你不生你就影响别人,就是自私自利。”
“我们俩辛辛苦苦养你那么多年,到头来你是个最自私自利的人,你不生我们这个家都不会安生的,我们俩还有你爷爷就死不瞑目。”
谈起不结婚不生孩子,父母们要么用辛苦养育的功劳来绑架,要么就用最直接简单的威胁来套牢孩子。
殊不知,年轻人不婚不育的原因之一,就是自己的父母。
家庭的代际传递
我曾经接待过这样一个来访者,她自述自己的经历时说道:
“我的妈妈控制欲非常强,大到我想考什么学校,小到买几点的高铁票回家,她统统都要插手。”
“她不太管我的学习成绩,因为她觉得她自己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那个,我就是最愚蠢的,什么事情都干不好。”
“我记得高中有一次,她出去逛街给我买衣服,我千叮咛万嘱咐和她讲,不要粉红色和桃红色。”
“我喜欢黑白灰,她嘴上答应的好好的,回来的时候又给我买了一件粉红色的大衣。”
“我当时特别崩溃,问她为什么不听我的,为什么总是给我买我不喜欢的东西。”
“但是她一下子就恼了,说我不知好歹,说这个颜色最适合我,还说我没眼光,没审美。”
“我现在一想到生孩子就很恐惧,不是恐惧生育的伤害什么的。”
“而是我觉得我从来不知道一个正常的、慈爱的妈妈是什么样子,我又怎么可能去做一个好妈妈呢?”
“我会不会也变得和我妈妈一样,将我的痛苦传递给我的孩子,一代一代就这样传递下去,每个人都生活在痛苦之中?”
我们常说: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这其实不仅仅指代着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更代表着两个深受家庭影响,带着鲜明的原生家庭烙印的人走到了一起。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作“代际传递”,它是一个中性词;
指的是父母在性格、能力、观念、行为等方面的特征自上而下传递给子女,子女又向下传递给他们的后代。
这其中包括积极方面的同情、积极、乐观、善意;也包含着消极方面的冷漠、暴力、焦虑等等。
它们都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状态平衡产生着重要影响,也对他们日后的择偶观和婚恋观影响深远。
即使你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脱离父母带来的影响,也会在潜意识中去“补偿”和“模仿”。
一些被苛待成长起来的个体,会极度溺爱自己的孩子,舍不得孩子吃哪怕一点苦;
一些被完全宠爱包围,因而自我中心性较高的人,会对孩子极度不负责任,只顾自己享乐。
不稳定婚姻的负面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讲,原生家庭中的婚姻关系模式会被下一代复制或剔除。
如果父母关系良好,那么孩子们就可能挑选一个与异性父母相似的伴侣结婚,学着父母的相处模式对待自己的伴侣。
如果父母关系较差,或者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孩子们就可能避开与自己异性父母相似的人,反而挑选那些性格完全相反的人作为自己的伴侣。
婚姻所能呈现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直观而又简单的。
父母们的婚姻幸福,那孩子自然认为婚姻是好的,是可以尝试的;父母们的婚姻就满地鸡毛,孩子从小看到大,又怎么可能对婚姻产生期望呢?
在一些不良婚姻模式的影响下,年轻人可能会将婚姻视作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发展的束缚;
认为婚姻会限制自己的自由,生育更是一种极大的负担。他们更倾向于追求个人的独立,而不是将婚姻作为人生的必选部分。
逆反心理和审慎心理
除了长久的家庭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一些短期心理预期带来的决定。
首先是逆反心理,在一些家庭中,结婚生子被认为是人生必经之路;
年轻人可能感受到了来自于社会和家人的巨大压力,同时也有一种无法掌控自己生活的不安全感。
这种压力会导致他们的逆反心理,导致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自由和独立,而选择不婚不育。
如果父母对于婚育问题有着过于绝对和严格的要求,年轻人同样也会产生逆反情绪,故意对抗家人,与其背道而驰。
其次就是审慎心理,现代社会内卷严重,生活成本高,经济压力大。
年轻人不愿意凭空再为自己背上一座“育儿”的大山,因此宁愿不生,也不要承担这个责任。
很多人认为:这是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享乐的行为。
恰恰相反,这是很负责任的行为,因为年轻人将孩子看的很重,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才不愿意把孩子带到世上来吃苦。
尽管原生家庭对年轻人的婚育观有着长期且不可忽视的影响;
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个人意识的逐渐觉醒,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主动探索自己的婚育观。
他们不再受制于原生家庭的枷锁,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诚然,目前的环境压力巨大,生活成本也随之提高,但这将是老中青三代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逐渐脱胎换骨的契机。
希望在未来,人们的思想能够变得更加开放包容,人们也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过自己最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