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国正通过外交手段积极推动欧洲国家援助乌克兰,不仅索取军事支持,还摊派财务贡献,美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乌克兰能在俄罗斯的强硬面前站稳脚跟。而在这个国际大棋盘上,美国选择了两个关键棋子——英国和波兰。
1、英、波出击,出钱又出力
据媒体消息称,英国首相铿锵有力地表态称,英国愿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甚至不排除派遣军队的可能。同时,为了彰显决心,英国承诺每年援助乌克兰30亿英镑,直到2030年。
与此同时,波兰也不甘示弱,其外交部长明确表示,波兰将积极参与乌克兰事务,并将在必要时投入军力。这份承诺并非空穴来风:一直以来,波兰在军事力量上的巨大投入已然形成一种惯性,而其地缘政治位置则决定了参与乌克兰事务的必要性。
然而,这些承诺背后是怎样的一番考量?
首先,英国希望通过支持乌克兰来强化其在欧洲事务中的话语权,并借此重塑其在脱欧后的国际形象。而波兰则明显有更多地缘政治上的顾虑。与俄罗斯接壤的事实让波兰意识到自己地缘上的脆弱,因此通过援助乌克兰巩固自身东部防线,是其战略利益的体现。
2、俄反将一军,欧洲鸦雀无声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俄罗斯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据报道,俄罗斯已在白俄罗斯部署了约10-15万军队,这不仅是对北约的直接威胁,也是一种影响欧洲内部团结的策略。俄罗斯在一边秀肌肉的同时,另一边则是伺机而动,试图在欧洲国家中制造分歧。
然而,随着北约积极推进对乌克兰的支持,俄罗斯显然加大了在白俄罗斯的军事存在。这些军队不仅仅是为北约东部侧翼增添压力,更是俄罗斯通过实际行动警告欧洲的一个手段。同时,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的重启以及新型核武器计划的公布,进一步强化了其对欧洲的核威慑。
尤其是俄罗斯宣布增设多枚陆基萨尔马特洲际导弹,这无疑是对欧洲的一种战略震慑。对于欧洲国家而言,这意味着任何军事决策都必须谨慎权衡,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不可控的局面。
3、防空系统的稀缺与紧迫
面对俄军日益频繁且精准的导弹攻击,欧洲国家的防御装备显得捉襟见肘。尤其是在防空系统方面,各国的配置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调动能力受到严格限制。例如,德国拥有9套爱国者导弹,而罗马尼亚和波兰分别只有6套和2套。这样的配置在面对大量导弹袭击时,显得无比单薄。
此外,紫苑15、紫苑30和SAMP-T等防空系统的生产速度跟不上需求增长,这也加剧了欧洲国家在战斗中的脆弱性。即使西方最多可以携带20多套防空导弹系统进入乌克兰,但面对俄军的高强度进攻,这些系统能否有效拦截仍存疑虑。
俄军的伊斯坎德尔、匕首、口径等导弹早已在战场上证明了其强大的破坏力,再加上巡飞弹和滑翔制导炸弹的补充,使得它们成为乌克兰前线战斗中不可忽视的威胁。更为严重的是,俄军在白俄罗斯前沿和俄乌前线已经构筑了坚固的地下掩体和堡垒区域,其耐久性让人望而生畏。
相比之下,一旦西方军队进入乌克兰,他们将面临缺乏工事掩体的困境。这也意味着,俄军的巡飞弹很可能会对齐集在乌克兰的西方联军重型武器构成巨大威胁。目前,西方援助给乌克兰的大量火炮已经被巡飞弹摧毁,而一旦战事升级,西方军队能否快速适应并采取有效策略,成为亟须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