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福建省婚姻登记数据出炉。一组数据亮相,与近年数据形成联动,反映出当前福建省家庭婚姻的现状、动态和趋势。

结婚登记:下降中的扎堆

福建省民政厅提供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福建省结婚登记总体呈现不断下降趋势,2020年结婚登记205629对,2021年结婚登记184838对,2022年结婚登记166214对,2023年结婚登记180818对,2024年结婚登记151555对

对此,长年研究“女性与婚姻”课题的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学副教授严静认为,首先是现今婚姻成本太高。网民总结出新时代结婚的牛马三件套——房贷、车贷、下一代,这些婚姻“标配”的花费不容小觑。其次是新的法律关系、伦理关系等带来的权利、义务甚至矛盾的增加。房产归属、财产分配、父母赡养等问题都会因“一纸婚书”翩然而至。此外,不可忽视的是,公众人物对大众思想的影响,一些网络大V、自媒体达人等,如李梓萌、欧阳夏丹、张静初、李子柒等,都选择单身生活,而且,这样的现象比较多,也会影响公众对于婚姻的选择。

不过,严静也认为,其中仍然可以看到结婚登记基数的庞大,这背后也是具有足够的社会文化基础和社会心理基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生育与婚姻紧密关联,对“养小孩”的渴望也是很多适婚青年做出婚姻选择的动力源。

福建省民政厅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在2月14日、5月20日、七夕“扎堆”结婚的青年越来越多,结婚登记数约是平常的10倍。

严静认为,这存在两方面原因。


  • 一是在特殊时间节点“晒幸福”,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获得更大范围的观看与祝福。这给扎堆结婚的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增加了其社交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正如流行语所说“毛坯的人生、精致的朋友圈”,通过社交媒体与亲朋进行深度情感链接正成为一种潮流和风尚。

  • 二是在婚恋观念上,传统和现代共生共存。在国学热、国潮热的背景下,婚姻的仪式感有所增强,在特殊日子扎堆结婚,既是讨喜、示吉和祈福,又是对“百年好合”心理暗示和行动表白的加强。


另据数据显示,福建省初婚年龄稳步推迟。根据我国现行政策,男性年满25周岁、女性年满23周岁即为晚婚。对此,严静认为,随着热门城市、热门单位、热门岗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青年对高学历的追求也越来越普遍,在当前的“考研热”“考博热”之下,读书延迟了人们的结婚时间。

两岸婚姻:数量较多的背后

福建省民政厅提供的数据显示,福建是两岸婚姻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省份,自1989年在厦门登记第一例涉台婚姻以来,闽台同胞超12万对喜结连理,占同期全国两岸婚姻总量近1/3。其中,男方为台湾居民的结婚登记数104281对,女方为台湾居民的结婚登记数11665对。前者大约为后者的9倍。

据海峡婚姻家庭服务中心负责人分析,这可能与福建省政府部门比较重视服务两岸婚姻家庭的做法有关。

据福建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民政系统通过持续举办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闽台婚姻家庭融合发展恳谈会、闽台集体婚礼等活动,持续深化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两岸婚姻家庭,自2012年以来,福建省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厦门市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福州市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漳州市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在福建省陆续成立。其中,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是大陆唯一一家开展两岸婚姻家庭服务的全国性团体。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成立省、市两级专门服务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机构的省份。

海峡婚姻家庭服务中心负责人认为,两岸婚姻的动态和趋势正是两岸交流工作厚积薄发的体现。多年来,中央和福建出台的一系列便利两岸民众交流交往交融、定居创业就医就学等的政策持续出台,而且如今有了更多助力落地的载体和举措。当政策疑点、盲点逐步解决,堵点、漏点逐步清理,政策效应自然逐步释放。

他还分析指出,两岸婚姻登记数量的走势,是两岸社会经济水平差距缩小的一个重要表现。

上述观点也得到了证实。在2024年6月底第二届闽台“山盟海誓”集体婚礼活动上,经过8年的爱情长跑,台胞刘永鑫与贵州女孩杨沁永结同心。刘永鑫表示,他与大陆妻子的姻缘即是从妻子到台湾访学开始。他认为,目前两岸互相开放的访学机制等人员往来机制和交流机制,以及定居落户政策给两岸婚姻提供了契机。


排名第一!恭喜晋江!

晋江这个女孩,火出圈!

来源 |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编辑 | 吴杰婷

审核 | 陈文经 张镇业 陈婉君


177 0607 8508

新闻爆料热线:8563 3002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