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罗斯那边传来消息,他们认定中国有三个品牌的卡车存在严重隐患,并不允许他们上路。但发布消息的俄工贸部部长却没有说这三个品牌到底是哪三个品牌,也算是给这些品牌留了个面子。



自从俄罗斯陷入战火以来,大量中国汽车企业进驻俄罗斯,其中中国卡车在俄罗斯占据了销售商总数的74%,而且卖的极为火爆,排名前五的全部是中国卡车品牌。

俄罗斯那边发现,中国卡车品牌有三大问题,第一是刹不住车。第二是电气设备容易出问题。第三是耐腐蚀性不行。



这事挺尴尬的,尤其是刹不住车的问题,可是直接和安全有关。而电气设备问题,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电器配件不适应俄罗斯严寒气候导致。

至于说耐腐蚀性表现不佳问题,因为我在汽配公司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太明白国内标准是怎么回事。以目前我们的标准,确实不能符合俄罗斯的需求。



配件生产完毕后肯定要进行涂漆防锈,我们的国内标准大约是40微米到80微米,应付国内的环境影响不大。但俄罗斯是经常撒盐或者撒融雪剂的,那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我们的标准是和国际通用标准是差不多的,比如在iso12944中规定底漆应该达到40~60μm,中间漆如果需要额外的防腐蚀保护的话,应该为40~80μm,面漆的厚度应该是30~50μm。



但这是针对普通情况,而不是针对俄罗斯。在俄罗斯天寒地冻的环境中就要有更高的喷涂,厚度至少要达到120μm才行。

而喷涂多少厚度,只是电脑上的一个小小数字调整而已。现在很多都是自动化的生产,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我们完全做得到,但如果提高了厚度就会提高成本。



这就是我们一直非常讨厌内卷的原因,我们想要的内卷是如何提高质量,而不是如何降低价格。打价格战是没有出路的。只会让质量越来越差。

主机厂给我们的价格就这些,多增加一点,我们就要赔钱。他们再把这些仅仅符合国内标准的卡车凑合着卖到俄罗斯,人家那边不反对才怪。



再说一遍,打价格战没有出路。这次被人家俄罗斯爆出这样的事情,就是打价格战打的太狠的一个典型案例。难怪国家一直发文表示不要内卷,国家占的层面比我们高,早就看出了价格战的危害。



还有,对我们这些还有点良心的企业来说,产品真就像自己的孩子,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去之后光鲜亮丽,能能活个大岁数呢。可现在没办法。人家就只给这么点粮食,就只能饿到瘦了吧唧的领出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