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儿子董冬冬,有一次回家特别晚,董明珠问及原因。他回答说:“我在公交车站等1元钱的车,2元钱的有空调但是我不坐!”只是为了省下一元钱,他足足等了半小时。这种刻进骨子里的节俭,一直伴随着他成长。
尤其是在毕业后,他也很低调:自己找工作,拿着5000元的月工资,开着10来万元的小车,租房子住。
曾有人问过董明珠:“你给儿子留下了多少家产?”
她自豪地说:“他有自力更生的能力,我儿子不需要我的一分一毫!”
跟董明珠培养、锻炼儿子自力更生相比,大衣哥朱之文的育儿观就显得有几分悲哀了。
他儿子朱单伟小时候不爱学习,判断题、选择题基本靠蒙,每次考试就考10多分,妥妥地学渣。
但好在有一个暴富又宠爱他的爸爸。不想上学,爸爸就拿钱哄着让他去学校。
混到14岁时,他直接辍学,父子所见略同:念不念书无所谓,反正家里有钱。
辍学后,朱单伟每天窝在家里,没日没夜打游戏,大衣哥依旧淡定:“在家种地也可以,啥都不干也行,找个通情达理的媳妇儿,生个娃,过完这一辈子就行了!”
朱单伟全身心投入,勤勤恳恳打了5年游戏。19岁时,大衣哥给他安排了一桩婚事, 一沓沓现金、房子、奔驰车、金银首饰,花了上百万,婚礼很风光。
但这段婚姻仅维持了短短一年。
离婚后不到一年,朱单伟又娶到媳妇儿了。这次大衣哥仍豪掷千金:订婚当天直接送一辆宝马。有钱就是任性啊!
作家沙拉在《特别狠心特别爱》中写道:“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有人说,朱单伟是幸运的,有这么个富爸爸、好爸爸给他“兜底”,不用上学、不用工作,照样可以过得很滋润。
但我觉得朱单伟恰恰是很不幸的:他从始至终都像一个傀儡,一个没什么本事的啃老族:如果没有了父亲大衣哥,他能走多远?
想到一个词:铲雪车式父母。指有些父母不忍心看到孩子吃苦,总是第一时间帮孩子解决难题,扫清一切障碍。
既然人生大部分的烦恼都是因为缺钱而出现的,那就多挣钱,多给钱。用金钱帮孩子熨平人生的一切褶皱、破解人生的一切烦恼。
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
有很多大衣哥这样的父母,他们给了孩子优渥的生活,却没教给孩子创造生活、独立生活的能力。
给了他们可观的金钱,却没能让他们学会驾驭金钱、让钱生钱的本事。
当一个人除了财富而一无所有、一事无成时,这便不是幸运,而是悲哀。
俞敏洪经常提醒儿子:“我的钱是我的,以后你不能靠我,想要和我一样,自己去挣钱。”
这就是提醒孩子,要养成独立自主的思维,未来的人生得靠自己去争取!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其实心都有点硬、甚至有点狠:他们会早早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哪怕孩子吃亏、吃苦、被骗、摔跟头,也要让孩子在风雨中成长、“皮实”和强大起来!
财多伤人子,为人父母者,你和你的大方,要学会适时地收起来。
你的孩子不会永远都是你的孩子。终有一日,他会成为别人的丈夫、妻子,成为别人的父母。
终有一天,你会老去、离开。到了那时候,对一个身无长技、习惯依赖和索取的孩子而言,仅仅活着都是一种奢望。
如果真爱孩子,就让孩子学会在无人撑伞的雨中奋力奔跑,让他拥有生存的技能和独立的思想,让他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源源不断地谋生、谋爱、谋幸福。
这才是父母送给孩子的、谁也抢不走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