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前,法定退休年龄都是整数,对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也是整数,都是人社部规定好的,如果出现病退等提前办理退休而年龄不是整数的情况,计发月数采用紧邻较大整数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这样计发月数比较小,能提高相关人员待遇。



延迟退休后,人社部并没有出台新的计发月数办法,那么说明原来的计发月数还有效,这也是人社部对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的计发月数管理的总基调。

问题来了,延迟退休后,很多退休人员的退休年龄不是整数,出现了月份,比如60岁1个月,2个月,3个月等等,那么计发月数该怎么取数呢?

下面这张养老金核定表是2025年1月份的,退休年龄和计发月数均不是整数。



数据显示,退休年龄是58.08岁。如果换算成月份,就是58岁1个月。另外,计发月数是151.4,这个计发月数既不是58岁对应的计发月数152,也不是59岁对应的计发月数145,这个计发月数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下面就介绍这个数据的计算过程。

退休年龄是58岁1个月,介于58岁和59岁之间。58岁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52,59岁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45,58岁1个月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52-(152-145)/12*1=151.4167,这是保留四位小数的结果,如果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计发月数为151.42,但是养老金核算表上的计发月数151.4,说明计发月数只保留一位小数。

因个人账户养老金累计储存额为56761.7元,因此个人账户养老金为56761.7/151.4=374.91元,与核算表上的数据完全一致。

由此发现延迟退休新规则下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的公式:

大的计发月数-(大的计发月数-小的计发月数)/12*退休年龄小数部分的月数。

大的计发月数和小的计发月数是相邻退休整数年龄的两个计发月数。



如果60.5岁,也就是60岁6个月退休时,计发月数是多少呢?

6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39,61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32,60岁6个月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计算过程如下:

139-(139-132)/12*6=135.5。

假设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储存额为200000元,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200000/135.5=1476.01元。



再次强调,人社部并没有在延迟退休后发布新的养老金计发月数的规则,如果计发基数规则发生变化,最终以人社部发布的通知为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