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已被诅咒——《恐怖循环》





今天聊聊英国电影《恐怖循环》。

片名Choose or Die / CURS>R (2022),别名电玩古咒 / 诅咒者。



《恐怖循环》围绕一款被诅咒的1980年代文字冒险游戏展开,讲述了贫困的大学辍学生凯拉艾萨克在游戏中面临生死抉择的故事。

影片的氛围深受80年代恐怖片的影响,通过游戏《诅咒》(Curs>r)与现实世界的互动,营造出超现实的恐怖体验。



主人公凯拉是一个陷入贫困的大学生,既要为自己的未来挣扎,又要照顾因失去儿子而药物上瘾的老母亲。

某天,在朋友艾萨克的帮助下,她偶然发现了一款名为《Curs>r》的80年代老游戏,并被卷入其中。

这款游戏承诺为最终的胜利者带来丰厚的奖金,但随着凯拉的深入,她很快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个游戏,而是一个无法逃脱的恐怖循环。

每一关的挑战都与现实紧密相连,而她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艾萨克是凯拉的朋友,也是一名计算机程序员,对凯拉有好感。

他和凯拉一起探索这个神秘的游戏,随着剧情的发展,他们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周围人的生死。

不过凯拉的角色较为单薄,她的内心冲突和成长过程被轻描淡写,未能充分展现她的复杂性。至于艾萨克,他更像个游戏迷,充满热情却缺乏深度。他对游戏的投入虽然可见,却并未让角色更具吸引力。



《恐怖循环》试图探讨选择的后果,反应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困境。

影片中的游戏不仅考验玩家的决策,更让这些决策波及到他人的命运,折射出复杂性。电影的创意尚可,将现实与虚拟游戏世界交织在一起,通过玩家选择直接影响游戏进程,同时也左右着他们现实中的生活。

这样的设定让人联想到《电锯惊魂》系列或者《勇敢者的游戏》中的类似概念。



尽管构思独特,电影却未能深挖这一有潜力的主题。

它在情节推进上显得散乱,未能有效串联起关键的情节节点。

剧本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存在问题,这让电影的叙事节奏显得急促且混乱,难以真正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对于这样一个本应引人深思的题材,影片没有完全发挥出它的潜力。



《恐怖循环》表现了技术如何渗透并主导我们的生活。

影片通过游戏《Curs>r》展示了技术反过来操控人类的选择和行为。

在数字时代,我们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沦为技术的奴隶,而这部电影则将这种恐惧放大,直击心灵。

游戏不再是简单的娱乐工具,它成了操控和惩罚的手段,将玩家的恐惧和弱点暴露无遗。



《恐怖循环》这部电影试图唤起一种怀旧的恐怖感,借助一些创意十足的场景和配乐。

可惜这些亮点比较一般,整体的氛围却未能引发应有的紧张和恐惧。电影的恐怖元素大多集中在游戏的场景中,以及玩家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场面缺乏足够的紧迫感和悬疑感,观众很难真正感受到恐惧。尤其是暴力镜头,缺乏创意和想象力。



《恐怖循环》有潜力,却未能将潜力转化为成功。它尝试通过复古游戏与恐怖元素的结合来打动观众,但最终却在执行上大打折扣。导演托比·米金斯未能充分发挥视觉效果的优势,影片在视觉呈现上显得平淡,廉价电视剧的质感较强,缺乏吸引力。

电影在情节和角色的塑造上效果一般,角色的情感深度浅薄,发展空洞。情节也显得杂乱无章,节奏拖沓,缺乏清晰的推进。影片的视觉风格过于简单,没能营造出应有的悬疑或恐惧感。即便是那些怀旧的80年代恐怖文化元素,最终也没能为影片增色太多。

《恐怖循环》是一个有趣但失败的尝试,可能会吸引一些对80年代恐怖文化有情结的观众,但最终却未能达到预期。



复古游戏的现代噩梦,

空有概念而执行不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