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多部门已经官宣2025年会继续为广大退休人员提高养老金,但并没有明确调整补发的时间。我浏览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官网,发现还没有公布相关通知。
根据历史经验,全国性的养老金调整通知是有过在3月便公布的情形的。当然,近几年公布的时间较晚,如2024年是6月份发布的。
尽管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通知还未发布,但部分网友表示近期收到了养老金的补发。比如,这位河南的退休人员发帖表示一共获得了508.55元的补发金额,换算下来每个月补了72.65元。
这是怎么回事呢?会不会是这位网友胡扯呢?
并非如此,补发是真的,但他获得的补发与我们平时讲的每年一度的、全国性质的养老金调整不是一回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河南的这位退休人员是2024年6月退休并从当年7月开始领取养老金的。所以他获得的养老金补发其实属于二次核算后的补差。那么为什么要二次核算呢?这与养老金的核算方式有关,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
每一位退休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当地人社部门会为他们核算养老金,包括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没什么问题,当时就能精确计算出来。然而,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核算中需要用到一个名为“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参数,这个参数每年调整一次,但不是在年初,很多地区往往要到年底甚至第二年的年初才公布。
为了不影响刚退休的职工领取养老金,人社局会先使用上一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核算,等到新的基数发布后进行二次核算,并补发差额。
上文提到的那位河南退休人员是在2024年6、7月份退休的,人社部门暂时用2023年的基数为其核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近期,河南省确定了2024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所以重新计算了这两部分金额,同时根据已经领取的养老金月数进行补发。
根据这位退休人员的描述,二次核算后每个月多出72.65元,他已经领取了2024年7月至2025年1月的养老金,一共是7个月,所以补发了508.55元;2025年2月起的养老金按照新的数额领取。也就是比之前多72.65元。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为什么在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通知还没有发布的情况下有人已经获得了养老金的增加和补发。完全是两个性质的事情,能拿到补发的退休人员仅针对2024年的退休职工。
实际上河南确定2024年养老金计发基数的时间是比较晚的,导致二次核算、补发也晚。像上海等地在去年三季度就确定了新的基数,当地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早就补发好了。
最后说一点。二次核算的补发与每年的养老金调整并不冲突,这表示本文中的那位河南退休人员可以参与之后进行的2025年养老金调整,几个月后他的养老金还能增加,并且再次获得从2025年1月起的补发。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