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未来天气

今天上午我市风力较大

有西北风4-5级,阵风可达6级

今天最高气温仅在4上下

风寒效应十分明显

请大家外出注意防风保暖

下周气温大“变脸”!

一场轰轰烈烈的回暖要来了

下周天空继续以晴朗天气为主

下周一最高气温升至9℃左右

之后气温更是一路小跑

2月25日到3月初

最高气温都在10℃及以上

尤其28日(下周五)最高气温将升至14℃左右

不过25日仍有大风来“客串”

但还是阻挡不了升温的步伐

02

限行提示

今日不限行


03

热点关注

惠及300多万患者!

中心静脉给药迎来降价

继CT、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检验项目价格规范治理后,又一重要价格治理成果,为300多万需要化疗及长期输液的患者带来好消息——中心静脉给药将迎来降价!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护士长孙文彦正在为患者进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新华社记者 徐鹏航 摄

国家医保局2月21日发函,向各地通报中心静脉给药价格综合治理成果,涉及输液港(PORT)、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中心静脉置管(CVC),相关费用将于近日调整到位。

PORT整体费用将从6000元左右降至3300元左右;PICC整体费用将从3000元左右降至1300元左右;CVC整体费用将从800多元降至450元左右……降价的背后,是让患者治疗更加便捷的暖心,也是为患者和家属“减负”的安心。

中心静脉给药是一种通过靠近心脏的大静脉直接输入药物的方法,其所用导管直径通常只有1.5毫米左右,却是患者的“生命通道”。导管植入后,不仅可以在体内留置较长时间,让患者免于反复穿刺的痛苦,还能够让药物“直达”心脏附近的大型静脉,减少血管损伤。然而,其高昂的费用常常成为患者的负担,甚至让一些患者对其“望而却步”。

为了患者的健康福祉,国家医保局持续开展价格治理,挤出流通环节过度加价造成的价格水分。此前,国家医保局已指导河南省牵头进行相关耗材的省际联盟带量采购,此次价格治理,则进一步引导更多中心静脉给药耗材价格更合理。


北京协和医院护士为患者进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新华社记者 徐鹏航 摄

“患者用得上可相对长期留置在体内的给药装置,有利于减少长期治疗带来的生理和经济双重负担,也有利于提高相关产品的可及性,促进提高医疗服务效果。”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护士长孙文彦说。

挤价格不合理水分、为患者“减负”的同时,规范医疗服务价格至关重要。

“中心静脉给药的技术劳务费用,此前各地价格差异大,少数省份价格高,大部分省份价格偏低。”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说,对此,此次价格综合治理统一规范了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名称和价格水平,国家医保局指导少数高价省份下调价格,其他低价省份适当上调价格,具体价格水平可在基准价附近上下浮动不超10%。

“中心静脉给药对于医护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对技术劳务费用进行统一规范有助于更合理地体现医护人员的劳务价值,也是对医护人员的肯定。”孙文彦说。

价格治理,是减轻患者负担的“暖心之策”,是沟通医患的“连心之桥”,更是医改进入深水区的“破冰之举”。据悉,国家医保局还将持续开展医药价格治理相关工作,让更多民生实惠温暖人心,照亮健康之路。

今年重点整治这八类网络乱象!

近年来,中央网信办持续部署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打击网上各类乱象问题,从严处置违规平台和账号,取得积极成效,形成有力震慑。

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进一步巩固提升治理成效,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重点整治八类网络乱象:

  • 一是整治春节网络环境,集中打击挑起极端对立、炮制不实信息、宣扬低俗恶俗、鼓吹不良文化、违法活动引流等问题。

  • 二是整治“自媒体”发布不实信息,包括发布干扰舆论、误导公众内容,不做信息标注、内容以假乱真问题,缺失资质、提供伪专业信息等问题,规范重点领域信息内容传播。

  • 三是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打击虚假摆拍、虚假人设、虚假营销、炒作争议性话题等问题,强化信息来源标注、虚构和演绎标签标注。

  • 四是整治AI技术滥用乱象,突出AI技术管理和信息内容管理,强化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打击借AI技术生成发布虚假信息、实施网络水军行为等问题,规范AI类应用网络生态。

  • 五是整治涉企网络“黑嘴”,处置集纳负面信息,造谣抹黑企业和企业家,从事虚假不实测评,诋毁产品服务质量等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 六是整治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强化涉未成年人不良内容治理,净化儿童智能设备、未成年人模式、未成年人专区等重点环节信息内容,防范线上线下交织风险。

  • 七是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打击利用高额返现吸引打赏、情感伪装诱导打赏、低俗内容刺激打赏、未成年人打赏等突出问题,加强直播打赏功能管理。

  • 八是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包括借热点事件等挑起群体极端对立情绪,通过夸大炒作不实信息和负面话题,宣扬恐慌焦虑情绪,借血腥暴力画面挑起网络戾气等问题,严肃查处违规营销号、网络水军和MCN机构。


中央网信办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有序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各项任务,同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增加重点整治内容。将进一步压实各方主体责任,持续净化信息内容、规范功能服务,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1月份 6名驾驶人被终生禁驾

1月份,本市6名驾驶人因酒驾、醉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或发生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被终生禁驾。这些驾驶人除被追究相关刑事责任外,还依法被吊销驾驶证并列入终生禁驾名单。


本次公布的6名终生禁驾人员中,均为男性驾驶人,年龄最大的49岁,年龄最小的27岁。其中,有2人因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4人因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申领机动车驾驶证。

公安交管部门提示:交通肇事逃逸不仅浪费了救助伤者的宝贵时间,而且严重侵害伤者的生存权益。机动车驾驶人如遇交通事故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迅速报警,切不可心存侥幸逃离现场。同时,要杜绝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为了自己和他人安全,一定要遵法守规文明出行。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第162号)第十五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不得申请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63号)第八条规定,造成致人轻伤以上或者死亡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12分。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天气预报

2月23日星期日

晴间多云

西北风4-5级阵风6级转微风

4-3

2月24日星期一

晴转多云

西南风3-4级转微风,90

2月25日星期二

晴间多云

西北风4-5级阵风6-7级,101

2月26日星期三

晴间多云

微风,101

2月27日星期四

晴间多云

微风,131

2月28日星期五

多云转晴

微风,142

3月1日星期六

多云转阴

微风,133

综合:新华社、网信中国、公安部新闻传媒、天津气象、天津交警

编辑:宋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