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院官网删除“不支持台湾地区独立”表述,中国外交部当天严正警告:这是美方“以台制华”政策的危险倒退。
美国国务院声称此次修改是“例行更新”,但历史记录显示其涉台表述的反复性远超想象。2022年5月,拜登政府曾删除同样表述,却在舆论压力下一个月内恢复;2025年特朗普政府故伎重施,这种“政策摇摆”被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长汪曙申定义为“系统性倒退”。值得玩味的是,就在修改网页前两周,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刚在通话中向中方承诺“不支持台独”,这种两面手法印证了美国对台政策的投机本质。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对台军售规模呈现指数级增长。2024年批准的对台武器出口总额达9.5亿美元,较2020年激增280%。更值得警惕的是武器性质的转变——从防御性爱国者导弹转向进攻性岸防巡航导弹系统,五角大楼甚至要求台当局将军事预算提升至GDP的3%。这种“武装代理人”策略与乌克兰危机前的操作如出一辙,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模拟显示,台海若爆发冲突,美军介入成本将是乌克兰战事的17倍。
当世界聚焦台海时,美国正通过“三海联动”构建对华包围网。在东海,美日韩三国外长会联合声明支持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织;在南海,菲律宾与加拿大推进《访问部队地位协定》,使域外驻军国家增至7个;在台湾海峡,美军舰2025年前两月已3次过航,频次创1996年以来新高。这种多维施压与特朗普政府删除涉台关键表述形成战略呼应——用台湾问题吸引火力,真实意图是在南海建立对华遏制支点。
美国对台战略超越传统军事范畴,正向科技与经济领域渗透。华盛顿强推台积电与英特尔组建“人工智能合资公司”,试图将全球63%的先进芯片产能纳入掌控;同时通过对台半导体出口加征22%关税,导致岛内2万名工程师失业。这种“既要钱袋又要人才”的掠夺性政策,使台湾地区对美贸易逆差在2024年扩大至47亿美元,经济命脉被牢牢钳制。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外交部四个“停止”的严正声明,与东部战区公布的美舰过航监控影像形成硬核回应。军事科学院学者指出,解放军在台海周边常态部署的歼-20数量已超50架,055型驱逐舰实弹演训频率同比提升40%。这些举措传递明确信号:当美国试图用文字游戏模糊红线时,中国正用实力重塑规则。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前,日本同样通过渐进式试探蚕食中国主权;2025年的华盛顿,删除五个单词的操作背后,藏着改写亚太地缘格局的野心。
特朗普资料图
海天之间,直-9直升机的旋翼仍在轰鸣——只不过这次,它守护的不只是领空,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对命运自主权的千年坚守。美国智库“战略预测”公司的最新推演显示,若台海爆发冲突,美军介入成功率不足30%。这组数字或许暗示着:当华盛顿还在纠结网页上的措辞时,真正的胜负手,早已在键盘之外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