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对照

对照之意,甚为显豁。词中上一意与下一意相互对照,以为呼应,即谓之对照。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苏轼《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

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谢逸《江城子》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吕本中《采桑子》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

四、透过

透过者,下意直承上意,而用意加深。如: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情到不堪言处,吩咐东流。——张耒《风流子》

远信还因归燕误,小屏风上西江路。——晏几道《蝶恋花》

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李廌《虞美人》

莫把阑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万俟咏《昭君怨》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朱敦儒《相见欢》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五、翻转

翻转是两意分成正副,前一意与后一意相反相成。一种情况是前一意是副,后一意是正,如:

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谢薖《鹊桥仙》

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徐俯《卜算子》

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叶梦得《贺新郎》

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廖世美《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程垓《水龙吟》

不是不相逢,泪空滴、年年别袖。——仲并《蓦山溪》

另一种情况则是前一意是正,后一意是副:

且尽樽前今日意,休记绿窗眉妩。——李南金《贺新郎》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木兰花》

六、折进

折进者,是前后两意,下一意相对上一意而言,既是转折,又是深入递进。如: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当年不肯嫁东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踏莎行》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陆游《鹊桥仙》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欹枕,雨外熏炉。——吴文英《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立即成为尊贵会员

*本文综合来源于网络,编辑:拾一

更多详情请点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