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的爆火,几乎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然而在一片叫好声中,“特立独行”的他依旧是个“异类”。
再次发表“跳脚”言论、硬蹭热度的孙海英。
早已活成了一个笑柄。
01
2025 年的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影坛掀起惊涛骇浪 。
上映后,票房一路狂飙,仅仅用了十几天,便突破了百亿大关。
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百亿的电影,更是亚洲电影的骄傲。
截至 2 月 21 日,票房已达 130.02 亿元,。
势跻身全球电影票房榜第 8 位,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哪吒 2》的火爆,不仅体现在票房数字上。
更在于其引发的全民观影热潮和文化现象。
国内各大影院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观众们被精彩的剧情、精良的制作深深吸引,纷纷二刷、三刷。
影片里,那美轮美奂的中式美学、跌宕起伏的剧情,宏大的场景与震撼的特效。
成功吸引了海外观众的目光,在海外市场同样成绩斐然。
预售票在世界多地一票难求,纽约、洛杉矶等地的影院甚至增设午夜场次。
海外首批口碑出炉后,好评如潮 ,烂番茄爆米花指数高达 99%。
加拿大一位华人去看《哪吒 2》,电影院车位爆满,差点停不下车。
可就在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哪吒 2》成功的喜悦中时。
孙海英却跳出来发表惊人言论,硬生生地蹭了一波热度。
他在境外社交媒体上发文,声称 “哪吒的传说起源于耶稣复活”。
此语一出,瞬间引发轩然大波。
孙海英此番硬蹭哪吒热度,无非是想借电影的火爆吸引眼球。
但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这种毫无根据的文化碰瓷行为。
换来的只有网友们铺天盖地的批评与嘲讽。
大家纷纷指责他为了博关注不择手段。
甚至有人调侃他是不是 “被西方基督教洗脑太深”。
而他的这一言论也并非偶然。
而是其长期以来一系列 “迷惑发言” 的延续。
02
前段时间的美国大火,有传言孙海英的房子也在大火中被波及。
但面对这样的困境,他的发言更是暴露出扭曲的价值观。
“如果有一次活命的机会,绝对让给白人,因为我是个有罪的中国人 。”
这样的话语,不仅伤害了广大国人的感情,也显露出孙海英的“疯狂”。
在灾难面前,生命本应是平等且珍贵的。
然而他却以一种自轻自贱的姿态,将自己置于低人一等的位置。
还冠上 “有罪的中国人” 这样荒谬的帽子,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当中国春节成功申遗后,孙海英甚至高调将春节与基督教强行关联。
还妄言中国人的起源与以色列有关。
这样的行为,无不展现出了他惊人的无知和偏见。
其次,当《黑神话》这个游戏爆火出圈时。
孙海英又开始暗戳戳蹭起了热度与流量。
他发文称这个游戏没有真正读懂《西游记》。
宣称《西游记》中包含的是主的旨意。
反正无论是任何东西,他都能与信仰的“主”扯上关系。
孙海英还曾在社交平台上公然表示李安就算得八次奥斯卡也不看他的电影。
在妻子的电影首映会上,借着《唐山大地震》拉踩国产电影,抬高自己的身价。
气得冯小刚连发三条微博以表达对表达对他的愤怒之情。
除却文艺界的事他要管、热度要蹭以外。
在体育和民生领域他的言论更是令人大跌眼镜。
国足输球时,他发表了这样的言论。
“梅西踢球厉害是因为他信奉耶稣,中国人踢不好足球是因为对上帝没有敬畏心”。
2024 年湖南华容县团洲垸的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管涌险情。
抢险人员确保了附近居民安全,无人员伤亡。
他却称 “洞庭湖大堤溃堤了,几百万人面临生死考验,官媒装聋作哑”。
而事实上,央视新闻进行了全天候直播,人民日报等媒体也做了深度报道。
相关部门更是迅速行动,调配物资、转移群众,全力投入救援工作。
孙海英的这种造谣行为,不仅是对灾区人民的极大不尊重,更是对国家形象的严重损害。
完全背离了公众人物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这样的孙海英,很难令观众与那个粗犷豪迈的“石光荣”联系在一起。
大众不免感到诧异,这些年来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03
出生于艺术家庭的孙海英,从小便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下成长。
父亲是艺术院院长、母亲是话剧演员,妥妥的“言传身教”。
一直以来,孙海英的梦想就是登上舞台成为一名演员。
只是条件不出众的他,常常被父亲“劝退”。
为了争一口气证明给父亲看,他义无反顾踏上了演艺之路。
从西藏军区话剧团、到沈阳书店的搬运工。
再到待了十一年的福建军区话剧团。
奋斗多年的孙海英好像始终没有什么大成就。
也没能让不看好他的父亲对其刮目相看。
但在这期间,孙海英的爱情却开了花结了果。
那是1979年,24岁的孙海英与医院的一位女药剂师进入了婚姻殿堂。
结婚第二年,两人就迎来了爱情的结晶、儿子的诞生。
但令孙海英万万没想到的是,事业不顺的同时、家庭也给了他一记重击。
儿子两岁时,不小心摔坏了脑子。
妻子因为忍受不了内心的煎熬留下一封书信一走了之。
自此以后,孙海英便一边照顾儿子、一边拼搏事业。
在他的倾心照顾下,儿子逐渐有了好转、事业也开始上升。
然而就在他逐渐崭露头角之时,儿子终究还是没能保住。
或许从那时起,他的心中就留下了阴影。
1999年,孙海英被张纪中看重。
在《蓝色妖姬》中饰演记者叶梦幽。
在《笑傲江湖》中饰演采花大盗田伯光。
但真正令他家喻户晓的,是 2001 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
孙海英凭借出色的演技,将这个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
生动地展现了军人的热血与柔情,以及那个特殊时代的家国情怀。
这部剧播出后,迅速风靡全国,成为了观众心中的经典之作。
孙海英也凭借此剧荣获 2002 年金鹰节观众最喜欢的男演员奖,达到了他演艺事业的巅峰。
一直对他不看好的父亲,也在此刻对他有了改观。
本以为这会是他演艺事业新的起点,却成了永远跨不过去的“巅峰”。
在此之后,他就因为一系列“迷惑”发言成了大众眼中的“笑料”。
04
在凭借《激情燃烧的岁月》走红后。
孙海英可能被突如其来的名利冲昏了头脑,逐渐迷失了自我。
在名利的光环下,他可能开始自我膨胀,对自己的言行缺乏约束。
不再像以前那样注重自身形象和公众影响,导致其言论和行为越来越偏离大众的期。
开始频繁发表一些不当和有争议的言论,对同行、文化作品等都随意批评和贬低。
移民美国后,孙海英可能认为在新的环境中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于是开始 “放飞自我”,刻意迎合西方的价值观。
而在言论和行为上表现出对美国的过度推崇和对中国的不恰当批评。
比如公开庆祝美国节日、对美国的一些事物进行不客观的夸赞等。
孙海英和妻子吕丽萍逐渐皈依基督教,且信仰热情高涨。
在美国这样宗教氛围浓厚的环境中,他可能受到当地宗教文化的深度熏陶。
导致其宗教情感愈发强烈,从而在言论和行为上表现出以宗教视角去解读一切的倾向。
只能说,走至如今这一步,都是他的咎由自取罢了。
我们希望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思自己的言行。
不要再用“疯言疯语”引人关注,最后得到了只是厌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