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哪吒2》与《西游记》是不同的故事,但是他们有很多重合的人物,因此偶尔拿来说一下并不为过。譬如两个作品中都提到过天劫,可是在《西游记》里就根本没有提到孙悟空如何度过的,但是从猴子生龙活虎的样子,也能猜测个八九不离十,那就是轻轻松松。
猴子与哪吒
然而《哪吒2》中的天劫就比较可怕了,敖丙的万龙甲被毁,太乙真人的七色宝莲被强制关机,就连真人用了百年修行才习得的三花聚顶也给削没了。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天劫,为什么在西游记里那么轻松就被渡过,而在《哪吒2》中就那么难呢?下面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两部作品的天劫其实略有区别。在《哪吒2》中是元始天尊为了消灭魔丸,对它施展了天劫咒,在三年后会触发。而在《西游记》中,修炼有特殊功法,这些功法因为“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因此上天会降下三灾。这三灾其实就是天劫。
至于威力,《哪吒2》里的比较直观,哪吒与敖丙倾尽所有来抵御,结果万龙甲被毁依然挡不住,结果在关键的时候,太乙真人祭出元始天尊给的七彩宝莲,即便是这样天劫依然毁掉了太乙真人的几百年修为。然而最终敖丙与哪吒也仅仅是保留住了灵魂,肉身被天劫击碎。
当然《西游记》里的天劫也同样不弱,按照原著描述:
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作‘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薰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赑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哪吒
从上面的描述来看,两者的威力其实区别并不大。可是在最终的效果上看,《哪吒2》的天劫可谓惊心动魄,山崩地裂。而《西游记》里的天劫没什么动静就躲过去了。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二 其实从两部作品中可以看出,应对天劫的手段有很大的差异。在《西游记》中是通过变化术(天罡36变和地煞72变)躲避过天灾。我理解就是天灾来临的时候,发现对象消失不见,它没有目标了所以偃旗息鼓。
而《哪吒2》里的天劫,可是实打实的硬钢,不管是哪吒还是敖丙,还是后面来的太乙真人,他们都联合在一起与天劫抗衡,而不是躲避天劫。因此在两部作品中,天劫所展示出来的效果大相径庭。
如果孙悟空要硬抗天劫的话,可能结果也未必会比上面的动静小。不过可以肯定,我们猴哥即便是面对《哪吒2》里的天劫,选择硬扛,也不会比哪吒他们一堆人狼狈。这是有原因的。其一,在《哪吒2》中孙悟空的人物设定是非常强悍的。这从多个细节可以看出来。
龙王
譬如四海龙王围绕金箍棒设置结界来镇压整个海底妖族,可见金箍棒威力之强。此外在与天元鼎抗衡时,其实还是利用了金箍棒的属性,否则他们势必难以逃脱天元鼎的束缚,结果就只能落地成丹。最后一点,哪吒倾尽全力的一击,也只是让金箍棒微微晃动。可是我们看到金箍棒在猴子手里,如同无物。因此孙悟空是非常强悍的存在。
他神通广大法力高强直接硬撼天劫也不会那么狼狈,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似乎孙悟空吃了老君5葫芦仙丹,外加无数的蟠桃,并且利用体内的三昧真火,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躯。而整部西游记有这样强的防御力,除了孙悟空就只有如来佛祖(佛祖练就丈六金身)。因此面对同等规模的天劫,即使孙悟空不用地煞72变,他只依靠身体素质就可以扛住。
三 当然了,在《哪吒2》中太乙真人显然不知道天劫还可以通过变化术来躲避,这点可能是元始天尊没有告诉他导致。因为太乙真人一向顺风顺水,他修炼的功法已经被改良,不会触发天劫产生。因此太乙真人不需要知道变化术躲避天劫的操作。
元始天尊
而天劫降临时,元始天尊已经闭关,太乙真人是没有办法,才选择以自己的修为外加七彩莲花去硬抗。可见太乙真人对哪吒真的是非常好。而不因为他是魔丸就有区别。综上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太乙真人不知道还可以躲避天劫的操作。另一方面他对天劫估计不足,否则提前准备多样法宝来对抗,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而孙悟空却非常有福,一方面师尊提前告诉他应对天劫的方法,另一方面他依靠老君的金丹修炼成金刚不坏之身,身体素质过硬,硬抗天劫相信也没有什么问题。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