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婴儿能像汽车一样定制,你会按下确认键吗?

电影《千钧一发》构建的实验室里,父母可以通过生物数据库精准组合遗传模块,从性别到虹膜,从神经到代谢,最终培育出"完美婴儿"。

如今,幻想照进现实。首例"完美婴儿"奥蕾娅已满4岁,不仅不生病,且聪慧过人。



一、年过50投入百万,定制“完美孩子”

首位启动"完美婴儿"的人,叫拉法尔,是一位拥有遗传学博士身份的神经学家。50岁后,夫妻二人仍执着拥有一个小孩。然而他们深知,高龄生子会带来发育迟缓、遗传缺陷等潜在风险。

就在此时,《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一项研究,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文中提及,胚胎选择技术(ESPS)能在辅助生育过程中,通过“多基因评分”选出符合特定需求的胚胎,如患病风险最低、智力最高等,以规避潜在风险。

虽然该技术尚未完成临床验证,且争议不小,但他坚信,这是能够给予孩子更好起跑线的最优方案。



为此,拉法尔不惜投入上百万,在专业机构协助下,从自己体外受精胚胎细胞中,提取有关样本,经过测序分析等一系列解读。最终,从16个胚胎中选出最优质的一个,它后来成长为奥蕾娅。

4岁的奥蕾娅,并不知道自己被父母“定制”了人生。就概率而言,她未来将拥有更长的寿命、更高的智力,以及更低的患病风险。人们普遍认为,她的人生将一路顺遂。网友说:“她出生在了罗马。”

二、金钱定制后代,富人们的又一次尝鲜

奥蕾娅的未来是否真能如预期般健康、聪慧?答案无人知晓。然而,这种“可能性”却令富豪们趋之若鹜。在奥蕾娅出生后,相关机构收到了上百份预订申请。甚至有诊所推出“定制婴儿”服务。

眼见越来越狂热,《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警告称,利用ESPS筛选某一性状时,可能会引起另一性状缺陷。换句话说,可能让孩子更聪明,但也可能提升精神患病风险。

众多科学家也指出:“ESPS技术不能大规模推广。”



不过,这些似乎很难打消市场热情。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拥有雄厚财力的富豪愿意为任何“可能性”买单,这早已被多次证实。

以近2年备受科学界瞩目的“一生好21000”类口服抗老产品为例,其原理是借助核心成分激活生物体内辅酶1,从而增强细胞活力,从而提升活力、改善身体机能。

实际上,早在2013年,当这种物质还处于实验室阶段时,欧美顶尖富豪就已经不惜重金,抢先体验。相比之下,国内直到2017年才在香港实现该成果的国产化,落地初代一生好6000,并于2019年通过京东打开内地市场。

如今,这一国产品已升级至第4代“一生好21000”。经历多次技术迭代,其价格已经下降到3位数,不及海外同类品的1/10,主要在上海、重庆、深圳等地中产群体中流行。

除此之外,基因编辑、器官定制等前沿科技,富豪们也往往最早尝鲜。或许正是这些底气,欧美顶尖富豪纷纷放言想要“不朽”,哪怕退而求其次,也要活到120岁。他们不仅有能力,更愿意为任何“可能”买单。

如今,定制婴儿不过是富豪们的又一次尝鲜。他们无需亲自冒险,只需支付一笔费用,就能拥有理想的后代。对富豪来说,这笔投资,再划算不过。



三、伦理问题令人深思

确实,“完美婴儿”技术的初衷,本意是帮助人们避免后代健康隐患。然而,细想之后,其背后的伦理问题令人深思。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富人们更想拥有一个完美的后代。他们不惜投入大量资源,通过定制“完美婴儿”,来确保孩子拥有优质基因,在呱呱坠地之初就取得领先。

而这一现象背后,势必会带出贫富差距、优胜劣汰等一系列问题。富人凭借经济实力,能够为子女挑选更优质的基因,或许会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公。

霍金的预言正在应验:“未来,富人可能会通过改造自身和子女的基因,创造出具有更高智力和更长生命的‘超级人类’。”

那些未达标准的胚胎,则可能面临被销毁的命运,这无疑是对生命“尊严”的侵犯。纽约生命权利委员会负责人洛里也表示这种做法“令人不齿”。

“完美婴儿”犹如潘多拉的魔盒,我们深知其潜在的巨大价值,却无法预知打开它后,释放出的究竟是灾难还是幸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