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而经济领域的发展作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中,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政策协调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各国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影响着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在国际军火贸易方面,上世纪 80 年代,国际军火市场上出现了一笔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巨额订单,这一订单如同一块巨大的 “蛋糕”,吸引了美俄这两个军火出口大国的激烈竞争。美国主推的 M60 坦克,以其精准的火力打击能力在当时的国际军火市场上声名远扬;俄罗斯则力推 T72 坦克,其坚固的防护装甲成为吸引客户的关键卖点。然而,对于深陷两伊战争泥潭的伊拉克来说,这两款坦克的高昂价格让其望而却步。当时,在中东地区,伊拉克与伊朗国力相当,在争夺中东地区主导权的过程中,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爆发了两伊战争。战争初期,两国凭借石油出口大国积累的财富,从外界购买了大量先进武器。但随着双方把破坏重心都放到了对方的石油产区,两国的经济都遭受了严重打击。伊拉克此时急于快速取得战争胜利,因此咬牙凑出了数十亿美金的巨额费用,准备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强力的装备,以尽快结束战争。对于伊拉克来说,最急缺的武器装备就是坦克。而当时国际军火市场上,美国与俄罗斯是坦克的两大出口国。美国的 M60 坦克堪称当时火力打击最精确的坦克,俄罗斯的 T72 坦克则以防护装甲坚固为主要优势。
但以伊拉克的预算,只能购买 200 至 300 辆这两款坦克,这对于战局的帮助作用微乎其微。而中国的 69 式坦克价格极其吸引人,以伊拉克的预算,可以购买上千辆,这无疑会快速组建出大量的装甲部队。于是伊拉克认为,中国 69 式坦克更符合伊拉克当下的现状,便把这笔订单交给了中国。由于我国对武器装备的刻苦钻研,在很早以前就与别国进行了军火交易。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需要引进大量的武器来与伊朗开战,且在陆地作战当中,对坦克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因此中美俄三国都向伊拉克提供了坦克,但是伊拉克直接拒绝了美俄,选择了我国的坦克装备。美俄的军事实力在当时已经非常强大,伊拉克却选择我国的坦克,原来是因为我国的坦克物美价廉。我国所研发的 59 系列的坦克不仅在性能上比较优异,在价格上也非常有优势,比美俄的价格低出一半,这让在战争中的伊拉克感到非常心动,当即就敲定了武器装备,且全部用美金支付,110 天后直接将 1150 辆坦克拉走。伊拉克在当时的战况下,经费自然紧缺,能够用很少的花费买到武器装备,既不会让自己的经费过于紧缩,又可以增强自己的战斗能力,无疑是非常划算的选择。
而在国际经济和贸易关系中,据美媒报道,美国此前与中国就安排财政部长耶伦和商务部长雷蒙多可能的访华进行沟通,其中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是最为急切要求访华的美高官,从进入 2023 年以来,雷蒙多多次在媒体透露想要访华的想法。然而,就在雷蒙多表达想要访华的同时,美国商务部再度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更多的中国企业拉入 “实体清单” 进行出口管制,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
雷蒙多访华的意图,她在接受美媒采访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清楚,那就是认为中国没有执行 2020 年贸易协定约定的基准,简单来说就是雷蒙多要求中国买够美国 5000 亿美元的产品。2020 年中美贸易协定中,中国承诺在 2021 年 12 月 31 日之前额外购买 2000 亿美元的 “额外的” 美国商品,根据整个协议,中国同意在 2020 年至少购买 2279 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在 2021 年至少购买 2745 亿美国产品,总计约 5024 亿美元。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协议并不是强制性的,因为中国要增加进口美国商品,首先中国要有相应的需求,其次美国商品也要有足够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否则就变成了强买强卖,破坏了世贸规则,影响了其他国家的利益,也不利于全球经贸的良性发展。
当前,美国面临着严峻的财政危机。这两年,美国一共制裁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600 家,就在近期,雷蒙多一边要求访华,转手又制裁了 12 家中企,给出的理由荒谬至极,声称这些实体买美国的产品支持俄罗斯。近三年因为疫情,美国的制造业不仅没有提升,反而因为疫情关闭了大量工厂,其制造商品不要说出口了,就连满足国内市场都困难重重。而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还不断出台制裁措施,限制中国商品出口,并且至今没有放开。因此,这个协议实际上已经如同废纸。美国自然也清楚这种情况,但是美国如今的经济形势实在不容乐观,经济学家报告显示,美国制造商可能在 2023 年经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糟糕的一年。ISM 3 月份的数据显示,3 月制造业活动疲软,需求疲软和信贷环境收紧可能导致未来几个月制造业活动萎缩。
除此之外,美国金融系统因为美联储激进加息正遭遇严重冲击,美国急需要中国帮助协调金融政策,避免美国金融风险外溢;另外,中美经济周期不同步,美国处于加息中,中国则在降息,美国希望可以和中国进行宏观经济政策的沟通与协调,帮助美国度过这次危机。简单来说,美国财政危机加剧,美国希望中国可以为其危机买单。
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雷蒙多和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都想要来访华,美国宣称,中国截至目前实际上对于这个 “Historical trade deal” 履约率只有不到 60%,所以雷蒙多访华的目的就是要求中国买齐 5000 亿美元的产品。
然而,中国早已给出了自己的态度。说实在的,这个协议要是在前几年,中美贸易正常的时候,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毕竟,购买波音大飞机,一次性就可能花出去几百亿美元,实际上,在这个协议之中,就包括中方需要向波音公司购买价值数百亿美元的飞机。以前段时间中国购买空客大飞机为例,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CAS)签署了 160 架空中客车民用飞机的批量采购协议,包括 150 架 A320 系列飞机和 10 架 A350-900 宽体飞机,总价值就达到了 200 亿美元。但是因为波音高层被中国制裁,中国在当前大环境下,是不太可能购买波音飞机的,过去 5 年期间,波音在华销售基本停止,唯一一次收获是去年年底时与中银航空租赁签下的 40 架飞机,价值 48 亿美元,连空客的 10% 都不到。如今,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打压持续深化,中国也不可能履行此项协议。
直到今天,即便美方已经派出了好几拨官员前来探路,但中方依旧没有对上述的访华、通话的提议做出确切的回应。实际上,中国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当前中美关系遭遇困难,责任不在中方,美方应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停止损害中国利益,停止一边声称要为中美关系加装护栏,一边破坏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正轨。也就是说,如果美国不做出切实的改变,用实际行动取信于中国,那么中国是不会坐下来和美国好好谈的。中国也不可能答应美国如此无理的要求,一边在制裁中国企业,一边要求中国为美国的财政危机 “擦屁股”,这个世界上没有这么好的事情!
与此同时,在国际战略资源领域,中国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立场。以稀土资源为例,美国一直对稀土有着强烈的需求,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稳定的稀土供应。美国与蒙古签署稀土相关协议,妄图绕开中国实现稀土的运输和获取。然而,中国的一系列举措让美国的稀土计划屡屡受挫。美国试图通过飞机将蒙古的稀土运往美国,却遭到中国领空新规的拦截,美运输机被困在乌兰巴托。在铁路运输方面,蒙古的铁路轨距问题成为运输瓶颈,且想要通过铁路运输稀土必须经过中国,中国的态度和相关规定使得美国的稀土运输计划在中国门口受阻。印度曾试图插手中蒙稀土战,精心谋划的三条路线全告吹。美日韩争抢蒙古稀土,中国却牢牢捏住运输命门,无论是英国货轮困在渤海湾,还是美国稀土飞机运不走,都彰显了中国的实力。美国天价买稀土吃闷亏,蒙古稀土陆运成本暴涨 300%,美蒙稀土计划泡汤,中国边境竖起 “雷达长城”,这一系列事件都表明美国在稀土问题上的如意算盘落空。
在其他战略资源方面,中国也不断取得突破。双鸭山褐煤震动五角大楼,其煤变油黑科技突破,让战机摆脱马六甲困境;通辽铀矿震动五角大楼,美核潜艇燃料缺口难填补;百年焦作铝矿逆袭,波音改用中国造飞机蒙皮;四川钛矿逼空客低头,A350 用中国钛材成本暴增;四子王旗萤石掐断美芯片,台积电 3nm 良率暴跌;平顶山煤矿震动华尔街,美国电厂排队买中国煤。中国在资源领域的不断突破和强大掌控力,让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实力。
综合来看,中国在国际贸易和战略资源领域的坚定立场和强大实力,与美国在经济困境下的无理要求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在面对美国的不合理诉求时,坚守原则,维护自身利益,同时在战略资源领域展现出的强大掌控力,也让美国的一些企图难以得逞。未来,中国将继续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在国际经济和资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同时,中国也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应对各种挑战,坚定不移地走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