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由四川省委网信办主办的
2024四川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
正式启动网络展播投票环节
经过严格初选
100余件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其中
【走基层 看康定】
康定:小背篼里的“大环保”
入选网络正能量文字
一不小心拍到了“语文课本封面”
甘孜绝美!
入选网络正能量图片
【走基层 看康定】
康定:小背篼里的“大环保”
具体内容如下↓
莲花湖位于普沙绒乡莲花湖村境内,是国家级森林公园。这里旅游线路长、游客数量大,尤其是进入旅游旺季后,环境治理难,群众农事忙、激发干事难等问题就成了基层治理的堵点。“我们整个村的劳动力基本上都是外出就业,或者是在山上采挖虫草和松茸,到旅游旺季,村集体的保洁员和环卫员工人的人力就减少了,我们长期以来想了很多办法破解,但效果都不理想”。普沙绒乡党委书记尽巴能措说,那时基层环境治理工作是最令人头疼的事。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不能跷着二郎腿想事情。如何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帮带作用?如何提升老百姓的环保意识?带着这些问题,尽巴能措隔三差五就带着乡、村两级干部走村入户,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向基层寻求答案。
在一次走村入户时,尽巴能措偶然看到村里69岁的老人斯郎泽仁正在用竹片编背篼,闲谈间,村民斯郎泽仁告诉尽巴能措这些背篼值不了几个钱,只能自用。听完他的话后,尽巴能措顿时“灵感”乍现,他想,如果村集体购买“环保背篼”的话,不仅可以让老人家的手艺有用武之地,也可以发挥背篼便宜、环保、方便的优势,解决环境治理的难题啊!
说干就干!尽巴能措组织村两委干部购买了98个“环保背篼”,错落有致地悬挂在露营地、观景台、徒步线等游客分散点,用来收集垃圾,村民也把这个小可爱称作“环保背篼”。可是“环保背篼”里的垃圾怎么清理呢?这又成了一个新的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没有人参与,不理解,不配合,后来我们就开会讨论,决定把积分制加入进来,在集体经济里面拿出一部分资金,让村民通过捡垃圾在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的办法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尽巴能措告诉记者。
有了“环保背篼+积分制兑换”的创意模式,还需要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帮带作用,普沙绒乡、村两级干部分组分批多次深入莲花湖景区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将景区细分为3个大片区、17个单元块、20个网格点,建立起“片、块、点”三级网格体系,按照整治难易程度将包片领导、包村干部、村组干部等29名党员分布式嵌入网格节点,多措并举推进环境治理有效提升。
“莲花湖这片山才是老百姓真正的金山银山,老百姓的收入就靠这座山。”要将这样的理念灌输给老百姓,不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才能让老百姓积极参加到环保当中去。如今,走进莲花湖的各个景点,不仅能看到身背背篼、脚踩泥土捡拾垃圾的身影,也能看到三五成群自愿编织“环保背篼”的百姓。“我们几个空了就上来编背篼,这个背篼在我们这里很方便,可以当垃圾桶,方便运输。”村民仁真多吉告诉记者。
现在捡垃圾已经成了当地村民一件自然而“顺手”的事情。在山下的积分兑换超市里,村民们排着队,有说有笑地前来兑换物品。只要路过莲花湖,看到有垃圾,他们就会自觉取下悬挂在树上的“环保背篼”,将沿路的垃圾带下山去。
“今天上山挖虫草,顺便把垃圾带下来,换了一桶泡面和一瓶可乐,如果我们顺手将垃圾带走,我们村的环境就更美丽了,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村民罗让降泽高兴地说。
莲花湖景点沿路悬挂着的“环保背篼”,一部分是村民自主编制,一部分是由乡上购买的,这些背篼在为游客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和文明的双赢。
来自湖北的游客蒋女士初次来到莲花湖,她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也为当地人爱护环境的创意做法连连点赞:“我去过很多地方,风景各有不同,但是看到这边的树上、桥上都悬挂着这种人工编织的竹背篼,既好看又环保,我们也会很自觉地把垃圾丢进去,非常有创意。”
乱象清单变成了“美丽账单”。通过发动全员参与,乡村“颜值气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在现有的治理模式基础上,普沙绒乡还有更加创新的想法,他们计划在景区卡点为游客发放垃圾袋,游客只要将自己的生活垃圾带回来交给卡点负责人,就可以按规则兑换本地的杂菌、花椒和蕨苔等农特产品。
小背篼虽小,却发挥着“大环保”的作用。近年来,在推进美丽康定建设中,康定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全力以赴优生态,厚植发展新优势”,探索出了“山顶绿色银行厚植户,山腰绿色银行增值户,山下绿色银行流通户”的康定样板,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一不小心拍到了“语文课本封面”
甘孜绝美!
具体内容如下↓
投票时间为
2025年2月21日-2025年3月7日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选择“网络正能量文字”,可为3号作品《【走基层 看康定】康定:小背篼里的“大环保”》投票。选择“网络正能量图片”,可为18号作品《一不小心拍到了“语文课本封面”,甘孜绝美!》投票。
来源/ 四川观察
编辑/ 黄星洁
校对/ 毛莉泓
责编/ 杨雪
审核/ 肖宵
监制/ 谭荣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