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以来全市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21起、无有效降水,日均草木垃圾火灾5.64起……近日,北京市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2月份新闻通气会召开,对本市森防紧要期安全形势和对策措施以及全市降险除患行动开展情况等进行介绍。下一步,本市将重点围绕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疏散通道堵塞占用、机动车占用消防车道、房前屋后(屋顶)私搭乱建等四类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开展清扫。同时,将通过洒水车、环卫车等车辆及利用室外水源,对居民小区绿地、旅游景区及施工单位等区域开展洒水湿化工作。


21起火灾 15起源于电池

据消防部门介绍,今年1月份以来,全市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21起,均发生在室外,未造成人员伤亡。从起火状态看,行驶中起火12起,充电中起火4起,停放未充电5起。从起火原因看,电池故障15起,车辆线路故障6起。起火涉及外卖行业5起。

北京市消防救援局新闻宣传处处长刘洋指出,从着火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到,不少车主是从非正规渠道购买的电池,“非正规渠道购买的电池往往存在生产工艺不达标、使用劣质电芯等问题,特别是超标电池经过非法改装,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在过充、过放、碰撞等情况下极易发生故障,引发火灾甚至爆炸。”刘洋提示,请不购买、不使用非正规渠道销售的、未经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电动自行车电池,务必使用与电池匹配的原装充电器。

关爱重点群体 防范“小火亡人”

为有效遏制火灾多发势头,本市自2月14日起,在全市开展消防安全“降险除患”春季整治行动。此次整治主要针对火灾高发频发、上升势头明显的重点场所,亡人火灾易发多发的重点人群,以及造成火灾蔓延扩大的重点环节。

“从以往火灾情况统计分析来看,自主意识差、自救能力低,再叠加有酗酒、吸烟、拾荒等生活习惯的人员,特别是老年人群体,是火灾伤亡的多发人群。”刘洋说,为了遏制“小火亡人”,近期消防部门将重点做好关爱工作。针对高龄老人,开展社区人员对接,提示安全风险,确定帮扶对子;针对有拾荒习惯的人员,登记入账,明确专人上门查看,帮助联系废物回收,及时处置捡拾物品,防止大量囤积可燃杂物;针对居住一层且房前屋后违章搭建的情况,组织属地乡镇街道将依法实施拆除。

同时,本市还将紧盯住宅小区和村民经营性自建房“两类”场所,重点围绕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疏散通道堵塞占用、机动车占用消防车道、房前屋后(屋顶)私搭乱建等“四类”问题开展清扫,对四类问题整改不力的单位和拒不改正的个人,将依法处罚。

今年山火形势更严峻 本市将组织开展湿化

据市应急管理局火灾防治管理处副处长罗经灿介绍,全市已连续近百日无有效降水,加之大风天气,导致室外草木垃圾类火灾频发,目前北京日均草木垃圾火灾5.64起。

“每年三四月份是北京森林火灾高发时段。从近5年的数据看,全市近九成的森林火灾都发生在这一时间段。”罗经灿表示,本市即将进入春季森林防火紧要期,即每年的3月1日至4月15日。今年的山火形势更为严峻复杂,无有效降水,再叠加春季气温快速回升、林区及周边春耕生产、施工动火、踏青旅游、民俗祭祀等活动增多,各类野外违规用火行为频发,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火情。

针对风干物燥、户外可燃物火灾风险增高的情况,本市将组织开展湿化工作。通过洒水车、环卫车等车辆及利用室外水源,对居民小区绿地、村庄绿地、绿化带、灌木丛、旅游景区及施工单位等区域开展洒水湿化工作。在火灾易发高发区域加大洒水增湿频次,重点时段落实巡视看护措施。

罗经灿呼吁,进山入林时,严格遵守森林防火有关法律法规,自觉接受防火检查,不携带火种,不野外用火,严防施工跑火,一旦发现森林火情,第一时间拨打12119或119报警。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