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顿巴斯地区的斯拉维扬斯克发生重大军事冲突。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称,俄军使用高精度武器对驻扎在斯拉维扬斯克的法国军事人员及武器装备实施打击。此次军事行动造成约100名法国外籍军团士兵伤亡,同时摧毁10门“凯撒”155毫米卡车炮。

顿巴斯地区巴赫穆特以北的恰索夫亚尔战区,乌军投入超过20个旅的兵力。从军事地理角度看,斯拉维扬斯克是恰索夫亚尔的重要侧翼支撑点,更是连接顿涅茨克和哈尔科夫两大区域的枢纽。乌克兰方面消息称,俄军近期在该区域集结大量装甲部队和火力打击单元,意图打通通往克拉马托尔斯克的战略走廊。

斯拉维扬斯克地区地形开阔,周边丘陵地带制高点众多,适合部署重型火炮。法军此次部署的“凯撒”155毫米卡车炮,采用新一代火控系统,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该炮具有52倍口径长度,射程可达40公里以上,配备智能弹药后,单发命中概率提升。车载化设计赋予该武器系统战术机动性,可实现快速转移和“打即走”战术运用。

欧洲军事观察机构透露,法国外籍军团此次派出的人员多为具有实战经验的士兵,其中包括炮兵专家和战术教官。这些军事人员负责操作“凯撒”火炮系统,还承担着训练乌军炮兵的任务。法军的存在提升乌军在该地区的火力打击效能,对俄军装甲部队的机动构成威胁。

法国总统在巴黎举行的乌克兰支持国会议上表示不排除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的可能性。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警告,任何进入乌克兰境内的北约国家军事人员都将成为俄军的打击目标。克里姆林宫发言人指出,法国军人在乌克兰的存在将导致后果。

俄军选择使用“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执行打击任务。该型导弹是俄军的战术打击武器之一,采用准惯性加卫星制导复合制导系统,终端制导精度可达5-7米。导弹在飞行过程中能够进行弹道机动,规避防空系统的拦截。在空爆模式下,其破片杀伤范围可覆盖数百平方米,对人员和装备具有毁伤效果。

“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的部署体现俄军的战术创新。该系统采用新型惯性导航平台,具备全天候、全地形作战能力。导弹可搭载多种战斗部,包括高爆破片、钻地、子母弹等,能够针对不同目标特性选择打击方案。系统还配备电子对抗设备,可抵御敌方电子干扰。

法国“凯撒”火炮的损失削弱乌军的远程火力支援能力,也打乱其火力配属计划。约100名法国军事人员伤亡,将直接影响乌军炮兵部队的战术训练和作战效能。

法国军人遭受打击将促使北约重新评估其对乌军事支援策略。这可能导致北约成员国在派遣军事人员支援乌克兰时采取谨慎的态度。俄法关系可能陷入自冷战结束以来的低谷。法国政府已经召开紧急安全会议,讨论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包括进一步加强对俄制裁、驱逐俄罗斯外交人员、冻结俄罗斯在法资产等。

此外,这一事件还引发连锁反应。德国、波兰等国已暂停向乌克兰派遣军事教官的计划。北约秘书长紧急召集成员国代表,商讨应对措施。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警告说,俄乌冲突正在向更危险的方向发展,欧洲需要准备好应对复杂的安全局势。

波兰总理表示,这是莫斯科对北约的挑战,呼吁加强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要求北约采取行动遏制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匈牙利总理则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冲突升级。

此次事件可能成为俄乌冲突的一个转折点。一方面,它可能促使西方国家重新审视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援方式,更加注重间接支援而非直接参与。另一方面,这也可能导致北约加快在东欧地区的军事部署,进一步强化对俄威慑。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