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印尼在历史上颇有渊源,自汉代开始,双方就有所交际。而自鸦片战争爆发后,由于清政府的衰败无能,导致国内百姓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因此为了维持生计,许多人选择前往周边国家寻找一条生路,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自然就成了最合适的选择。只不过当时的印尼也正处于荷兰的殖民之下,大量前去的华人也成为当地的劳动力。
但与此同时,荷兰殖民者还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对华人移民和印尼原住民区别对待。其给予华人较高的地位,人为制造双方之间所谓的等级差异,利用华人对原住民进行统治,从而将殖民者与原住民之间的矛盾进行转移。



而在经济方面,相比于原住民大多从事的农业劳动和体力劳动,华人则能够从事较为轻松的工商业等行业,积累了一定的财产,成为了富裕阶层。
这些转变和差异自然引起了印尼当地人的不满和愤慨,再加上荷兰殖民者有意散布华人压迫印尼人的错误论调,导致双方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排华情绪开始深植印尼原住民心中。
1945年,印尼独立,但是之前埋下的矛盾并没有消失。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印尼国内的政治局势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1965年,印尼国内发生政变,苏哈托上位,对印尼共产党进行大肆抓捕和屠杀,华人因此受到牵连,被处处针对,大量华人在此次政变中丧生。
不仅如此,印尼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华人的法律法规。我国和印尼的关系也在这期间急速下滑,最终在1967年中断了外交关系。
此后,印尼华人的生活环境开始急速恶化,在各方面的事业都遭到打压。



而同样的事件在1998年再度重演,只是情况要远比上一次更加严重。大量华人被残忍杀害,妇女遭到侮辱,华人名下的财产和店铺受到了难以想象的损失,就连华裔都被牵连其中,未能幸免。
根据印尼媒体的报道,被害华人有千余名,被侵犯妇女有两百多人,失踪人口也有几百名。可实际上的人数,绝对多于这些数字。
至于暴动发生的原因,除了印尼长期以来因为历史因素而导致的排华情绪外,还和当时的经济形势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印尼受到影响,货币开始贬值,物价飞速上涨。直接导致印尼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之中,经济陷入一片混乱。
如此一来,占有较多社会财富的华人就变成了众矢之的,进而遭到残酷的迫害。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尼政府却并没有派人前去维持秩序,制止事态的进一步升级,而是选择冷眼旁观,以至于还出现了杀华人有钱拿的荒谬宣传。
事情发生后,大量华人和华人企业纷纷选择逃离印尼,持续已久的苏哈托政权由此倒台。继任的总统针对印尼的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印尼由此开始进入民主改革时期。



然而时至今日,印尼国内的排华情绪依然存在。今年印尼总统大选结束后,首都雅加达就爆发了骚乱,部分示威者就打出了反华的标语。
尽管如此,大量华人依然选择留在印尼生活,而不是重新回到中国来。
因为他们已经加入印尼,不再具有中国国籍,想要回来,就意味着他们要舍弃在印尼的一切,并且克服诸多困难,而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再加上他们对当地的文化和习俗已经习惯,其子女所接受的是当地的文化教育,使用的也是当地的语言和文字,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并没有那么强烈。
更何况这些长期生活在印尼的华人,在当地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社交关系网络和家庭,他们与印尼当地人结合,已经融入进去。
归根结底来说,印尼华人在长期的生活与交往中,已经渐渐和当地人产生了深厚的联系,形成了新的族群,有了自己的新生活。至于那些在印尼当地拥有稳定经济收入和独立事业的华人,就更加不可能抛弃这一切。



而且印尼当地华人也在积极争取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他们将中华文化和印尼的本土文化进行融合,促进双方共同理解。
同时还积极投身当地的慈善事业,改善了当地的一些生活状况。而且在经历了1998年的排华事件后,印尼华人的参政意愿也逐步提高,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去。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在当地的生活会变得更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