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了 15575 架P-51“野马”战斗机,这种性能优越,样貌潇洒的战斗机曾一度成为美国的象征。不过或许就连美国人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款拥有纯正美国血统的战斗机,会成为新中国空军装备的第一款战斗机。



博物馆内的P-51战斗机,可见标志性的水泡座舱盖

那这批野马战斗机是如何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又成为我们空军装备的第一款战斗机的呢?这就要从抗日战争说起了。抗战期间,国民党空军就从美国获得了一些P-51战斗机。解放战争期间,美国更是对其援助了大量P-47和P-51战斗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P-47战斗机重量和体积都很大,所以常常被国民党空军充当轻型轰炸机,用作对地攻击。



当年美国移交飞机前,就已经遮盖喷涂上了国民党空军的标志

我们第一次接触P-51战斗机还是在解放战争期间,1948年9月23日,国民党空军第4大队第23中队上尉分队长杨培光从北平南苑机场起飞,驾机投诚,当时他驾驶的正是一架性能优良的P-51D“野马”战斗机。杨培光不仅会驾驶战斗机,而且在抗日战场上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还获得了三等复兴荣誉勋章。由于蒋介石逆行倒施,导致杨培光的家人连饭都吃不起了,他在执行任务时就顺便贩卖了两口袋黄色炸药,补贴家用。



照片右边就是飞行员杨培光,而左边则是未来的空军副司令,未来大名鼎鼎的林虎将军

由于走私黄色炸药事发,杨培光不得已,只好向我军投诚,驾机降落于四平机场。随后就在东北航校担任教练。1948年10月,我军攻占锦州机场后,又缴获了4架完好无损的P-51战斗机,时机已经成熟,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我军专门组建了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五修理厂,专门维修和组装缴获的P-51“野马”战斗机,并在两个月后成功修复了一架P-51战斗机。



当年极为简陋的维修环境,后来发展成为了沈飞的一部分

国民党军队虽然拥有大量美式装备,但军容军纪较差,对装备也不甚爱惜,所以缴获的不少P-51战斗机都需要进行大修,也不知道美国人看到这一幕后悔怎么想。总的来说,随着解放军一路南下,缴获的P-51战斗机数量也越来越多。但当时我们缺少这种飞机的零配件,所以维修工作一直难以展开。



当年中国空军的第一支战斗机中队,使用的飞机就是修复的P-51战斗机

时间来到了1948年12月10日,平津战役期间,我军航校接收组组长方华率队强闯北平南苑机场,不仅获得了3架完好无损的P-51战斗机,还意外的发现了128台梅林V1650飞机发动机。有了这些发动机,第五修理厂修理飞机的速度就大大提高了,在短短20个月的时间里修复了36架P-51战斗机。



开国大典前后,林虎与P-51战斗机的合影,当年他也曾驾驶飞机参加阅兵仪式

1948年12月18日,解放军攻占天津张贵庄机场,又缴获了一架故障的P-51战斗机。与此同时,国民党的迅速溃败也让不少有识之士开始醒悟,1948年12月29日,国民党空军第4大队第23中队中尉飞行员谭汉洲驾驶一架P-51战斗机投诚,降落在了沈阳北陵机场。1949年年初,我军在《目前的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报告中提出,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



1949年投诚的空军飞行员阎磊,照片拍摄于1955年授勋时

1949年1月14日,国民党空军第3大队第28中队中尉飞行员阎承荫驾机投诚,并改名阎磊。他是第三名驾驶P-51战斗机投诚的国军飞行员,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三名投诚的国军飞行员杨培光、谭汉洲和阎磊都驾驶P-51战斗机参加了阅兵仪式,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无上的荣耀。



50年代,我国引进的拉-9、拉-11战斗机开始服役,P-51就退居二线了

P-51“野马”作为美国人设计的战斗机,却辗转成为了中国空军第一个飞行大队的主力战斗机,估计连美国人自己也没有想到。P-51D战斗机性能优良,速度快,作为一款活塞战斗机,还能兼具对地打击使用,当时我军缴获的大部分都是P-51D,还有部分P-51K。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东北航校还对这款飞机加以改进,改造出了数架双座版本的教练机,估计连美国人见了也会啧啧称奇。战后喷气式发动机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活塞战斗机的全面淘汰,这些P-51“野马”战斗机一直使用到了1953年,最终全部退役,目前军事博物馆和航空博物馆还保留有两架P-51战斗机,默默诉说着当年的这段历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