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越南网报道,越南总理范明政视察了位于广义省的越南和发集团,要求和发集团研制生产高质量钢铁,用于越南的北南高铁、中越铁路和轨道交通。

就在前一天的2月8日,范明政在广南省,要求越南长海集团研究火车车厢和高铁车厢,尤其是动力机车。

后一天的2月10日,温纳集团、萨维科、长海汽车、马山集团也被召集起来,探讨共同研制高铁相关系统。

比如对长海集团,话说的很明白,不管是自己研究,还是技术转让,反正长海集团得把越南自己的高铁车厢和机车研究并生产出来,未来自己自主建设、运营和维护高铁,并走向国际。



越南为什么要自己研制高铁钢材、车厢和机车?

简单点说,越南认为高铁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工程,既然中国行,那么越南也行。

越南是很明白,仅仅加工贸易,是辛苦钱,还赚不了多少。

根据越南统计总局的数据,2024年,越南一共出口4055.3亿美元。

这个数据,我们还要细分来看,在越外资出口2909.4亿美元,越南自己的企业出口1145.9亿美元。

根据越通社的报道,2024年,越南GDP为4763亿美元。

越南2023年的GDP是4333.6亿美元,也就是说,2024年,越南顶着这么大的出口额,GDP仅仅增长了429.4亿美元。

要知道,GDP只是说明身价有多少,财政收入才是口袋里有多少现钱。

根据越通社的报道,2024年,越南的财政收入是2000万亿越南盾,约合784.3亿美元。

也就是说,只够越南修一条北南高铁的。

越南胡志明市的交通



越南的企业担得起高铁建设的大任吗?

越南又要造高铁钢材,还要造车厢和机车,又要研制信号系统和供电,越南的企业扛得起这个大任吗?

越南的和发集团,确实是越南的钢铁大户,越南建筑用钢材1/4都是和发集团,还出口到韩国的三星、LG等多家企业。

我们来看看和发集团的产品组成。

和发集团主要生产热压钢卷冷轧钢镀锌钢板

和发集团还没法生产高端装备应用的特种钢,其热压钢板产品也是普通材质,用于建筑机构、普通机械制造,是常规的钢材产品。

要知道当年,一个高铁车轮轴用的钢材,都把我们难倒了,一直到2017年,才由中钢研研制成功。

直到2024年1月1日,我们才用上全国产高铁车轮的动车组,首辆列车是复兴号长编组的G364。



和发集团的冷轧钢产品,也是中低端产品,用于汽车零部件、普通电器的外壳等。

冷轧钢也有高端钢材,比如高端电子元器件、精密仪器等。

但越南自己无法生产,工艺达不到。越南当前用的这类钢材,主要是从我国进口,还有我国的甬金金属在越南设厂生产的。

越南的高端钢材,2023年从我国进口比例为62.18%,日本占9.12%,以及韩国。因为来自中国的钢材产品性价比高,2024年,越南增加了从中国进口。

轧制钢材



和发集团生产的镀锌钢板,也主要是普通热镀锌钢,建筑行业、家电行业使用,出口给三星、LG等家电企业。

和发集团的董事长陈廷龙表示,和发集团有能力研发铁路钢铁、高铁车轮轴用钢,可以按时、保质保量交付。

为此,广义省给和发集团批了143公顷地,用于建设高铁用钢生产基地,年产能560万吨。

但高铁用钢,跟普通钢材可不一样。这些特种钢,含碳量多少,用什么合金,用多少合金,这可不是朝夕可成的。



越南的北南铁路,全长1871公里,其中高铁1541公里。总投资670亿美元,越南要求国内企业能拿到至少340亿美元的工程。

越南北南高铁要求时速350公里以上,那么标准就得按照我国的京沪高铁对比。

京沪高铁每公里钢材用量超过3800吨。

越南的1541公里高铁,特种钢材至少需要600万吨

铁路养护



有了钢材,就可以造高铁铁轨了吗?并不是!

越南仅仅只能生产20-25米的普通钢轨,高铁至少需要100米长钢轨。而我国实现100米钢轨国产化,是2005年攀钢实现的。

可别小看这个100米长的铁轨。

我国研制铁轨,上世纪60年代,攀钢就开始了。

直到1999年,攀钢才研制出来时速250公里的秦沈客运的高铁钢轨,不过那也是25米一根的钢轨,焊接成250米一根的长钢轨。

2005年,攀钢研制成功100米长定尺钢轨。截至2025年,仍然只有中国、法国和日本能造出来。

2020年,鞍钢集团开始出口100米长定尺钢轨给印尼雅万高铁。



100米长的钢轨,不说生产,就是运输对于很多国家都是难题。

1541公里高铁,双向跑,再加上损耗、维保备用等,钢轨数量怎么也不会低于70000根。

按照越南的规划,北南高铁2027年就要开工了,2035年竣工。

留给和发集团自研的时间并不多,既要研发,又要生产,哪里来得及?

要想实现越南自研,和发集团只能走技术引进,再慢慢国产的路。

以越南国内的高铁市场容量,想学我们引进高铁技术时用的谈判方法,怕是学不来的。



越南北南高铁总投资670亿美元,越南企业至少拿340亿美元,可行吗?

越南修高铁,自己拿不出来钱,指望着贷款!然后钱还得给越南企业赚?这是不仅要吃肉,还想把汤也喝掉,不给别人留口汤啊!

越南高铁,后续几乎没有扩容的容量,也就是说,对于高铁产业链的企业,在越南北南高铁项目上,几乎就是一锤子买卖。

然而越南又要钱,又要技术转让,临了还来一个项目要给越南自己的企业做。



越南为什么要自研铁轨、车厢、机车还有信号、供电系统?

在高铁建设中,铁路和车站这两个基建占了成本的50%以上,要是桥梁、隧道、山区、跨江跨海之类的,难度大,成本更高。

其次就是技术装备,比如车厢和机车,占了总成本的20%



技术装备还有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等。

就拿信号系统来说,2012年之前,我们的信号系统全部是进口,比如用于CRH5的法国阿尔斯通New Pendolino技术,用于CRH3的德国西门子Celaro技术,还有用于CRH2的日本川崎重工E2-1000技术。

直到2021年,在中国通号多年的技术攻关之下,3000多人坚持了10年之久,我国才实现了高铁信号系统,从芯片到系统的100%国产化。

也就是说,我国单单是高铁信号系统的国产化,就用了10年时间,单单是人力成本,就几十亿美元。

而这,并不是有研发资金就能达成的,更何况,越南还拿不出来这么多的研发投入。



还有运维成本,也占到了总成本的20%左右。高铁的设计、施工、维护、运营的人力和管理根本不是小数目。

从施工阶段到运营阶段,是一笔持续的大投入。

另外,就是土地补偿了,高铁沿线,需要大量的地,在越南,相对来说,征迁比印度等其他国家还是容易一点。

越南的征迁难问题,基本都是补偿给得太低,有的不到市价的几十分之一。

不过从越南以往的征迁事件看,这一块可能会是越南压缩费用的一个点,可能不会到10%。

越南工地现场



可以看到,无论从哪一方面看,越南这条长达1541公里的北南高铁,都困难重重。

但是,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总得有梦想不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