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个重大民生项目2月22日在浦东新区开工,涵盖市政交通、生态环境、住房保障、城市更新、教育托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7个重点领域,总投资约648亿元。
记者了解到,这些项目中,生态环境项目67个、总投资约204亿元,主要聚焦骨干河道、镇级河道、排涝口门、排水设施、绿化市容等多个领域。去年9月,台风“贝碧嘉”和“普拉桑”相继登陆浦东,中南部区域积水受灾情况较为严重。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浦东新区多次进行台风复盘研究,提出“系统治理、永临结合”的整改方案。
本次开工的19个骨干河道项目中的13个为《上海市水网建设规划》中“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联网、补网、强链”构建引排通畅的水网、提升整体调控能力有着重大意义;本次开工的3个水闸均为浦东重要的一线排涝口门,对于提高水动力、改善整体除涝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镇级河道是水网的神经末梢,也是居民家门口感受度最高的河道,规划建设一直是痛点、难点,此次惠南等8个镇22条段镇级河道项目开工建设,具有显著的示范带动意义。后续还有一批泵站、管网及积水点临时提升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系统性提升城市的安全性和韧性。
环城生态公园带建设是上海市“一江、一河、一带”蓝绿生态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十四五”期间,全市环上共提升36座公园,浦东新区共提升16座公园,占全市44%。浦东新区结合周边发展情况及具体建设条件,统筹制定项目分步实施计划,截至目前已完成11座。
本次开工的沔西公园等5个项目为本轮环上公园建设的收官之作,项目方案编制过程中采取“共建、共治、共享”的思路,通过问卷调查、市民意见征询会等各种形式,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进一步拓展“公园+”服务功能,环点成链、蓝绿呼应,为周边居民带来了日常休憩、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城市更新方面,本次一共安排项目10个、总投资约238亿元。其中,合庆镇中心街纳入合庆老集镇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范围,即将启动改造。该项目于去年经市政府批准认定为“城中村”改造项目,采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入优质市场主体共同改造模式。2024年底,经村集体经济组织遴选,确定陆家嘴集团为合作改造主体,今年2月底将成立合资公司启动项目前期改造。
项目总面积约1600亩,涉及庆丰村、庆星村、红星村、跃进村、勤益村、合庆居委、庆华居委共7个村居,居民约1500余产,一级开发总投资超116亿元。75岁的合庆镇村民奚德明从小生长在合庆老街上。听说这里要改造了,他非常激动。他介绍,合庆老集镇的房子房龄较长,大多是砖木结构,居住拥挤。其他基础设施也较差,一到下雨天小弄堂里到处都是积水,电线全部接在外面,安全隐患大。
随着合庆老集镇南社区、航头航南社区航东鹤鸣两个“城中村”启动整体改造,本轮累计启动“城中村”达到8个;此外市政交通项目有8个,总投资约99亿元,包括秀浦路(林海公路-S3)、川周公路(申江南路-外环线)等。
记者了解到,本次开工的市政交通类项目旨在提升居民出行效率及浦东在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枢纽作用。其中,轨道交通19号线、20号线东延伸项目将衔接主城区与新兴组团,惠及沿线居民,推动区域资源流动。川周公路(申江南路-外环线)改建工程将提升横沔古镇历史风貌区整体形象和国际旅游度假区西片区交通功能。秀浦路(林海公路-S3)改建将串联闵行浦江镇、周康地区、张江科学城、国际旅游度假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康桥镇沔青村党总支书记凤强工作生活在川周公路沿线。他说,川周公路是横沔古镇和沔青公园迎接游客、对外联通的门户。老路狭窄、坑坑洼洼,雨天泥泞不堪,每逢梅雨季,他都要穿着雨靴在村里巡逻,生怕有老人小孩滑倒。听说川周公路即将开工,最近村民最热烈的话题就是道路要宽了,生态要好了,古镇也要建起来了,大家出行、游玩、停车都将更加方便。
随着今年重大市政交通项目的启动和加快推进,浦东骨干路网体系不断完善,浦东干道总里程将超1950公里,高快速路规模达到367公里,对标2035规划,高快速路建成率达82%,越江通道20处,快速链接街镇中心、重点区域、城市副中心、越江通道、主要交通枢纽等交通节点。
此外,教育托育项目4个,总投资约13亿元,依托上海科技大学二期开工建设,张江科学城产学研将进一步深化融合,为创新创业创造厚植“沃土”;养老服务项目2个,总投资约3亿元,周康航拓展大居C-02-08养老院建成后可以提供床位500个,基本消除周边老龄社区照护力量不足情况;医疗卫生项目1个,总投资约14亿元,龙华医院航头院区二期落地实施,能够进一步消除浦东南部医疗资源“缺口”。
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李政参加活动。
原标题:浦东99个民生项目同步开工,涉道路建设、旧房改造等,还新增养老卫生机构
栏目主编:周楠 题图来源:三甲港水闸重建工程效果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杜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