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网报道称,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近日在德国慕尼黑开幕。为期3天的会议聚集了全球800多名代表,其中包括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50位部长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会议。慕安会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在致辞中说,当今世界冲突持续不断,众多问题需要全球共同面对解决。此次会议主题是“通过对话实现和平”,希望可以达成这一共识。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表示,德国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将继续保持欧洲导向、跨大西洋合作,并坚持多边主义。

值得关注的是,主办方在会议前夕发布了主题为“多极化”的《2025年慕尼黑安全报告》,为会议“定调”。“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由‘多极化’塑造的世界中。”报告认为,尽管对当今世界多极化的程度各方尚存争议,但世界多极化已是事实,权力正在向更多有能力影响全球关键问题的行为体转移。报告说,一方面,很多人相信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可以改善多边合作;另一方面,许多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正经历日益加剧的两极分化,这阻碍了各国采取联合措施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威胁。



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开幕(资料图)

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安会上的首次公开讲话,“直言不讳”地就民主、移民等问题抨击欧洲,声称欧洲当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其内部,并质疑当前欧洲价值观是否值得美国捍卫。他还对德国移民政策提出批评,同时也点名批评了欧盟委员会、瑞典,甚至包括美国“非常亲密的朋友”英国。咄咄逼人的讲话,令现场各方包括会议主办方始料未及。万斯认为,欧洲限制了一些来自通常意义上的极右翼或民粹政治的主张,同时在所谓移民问题上过于宽容,导致了目前欧洲出现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万斯在演讲中呼吁,欧洲人应放弃反对与反移民政党合作的立场,称这些政党是过去十年来因移民数量激增而愤怒的选民意愿的合法表达。譬如,在德国,主流政党过去一直致力于构筑一道政治上的“防火墙”,拒绝同反移民的极右翼选择党共同组建政府。但万斯批评这类“防火墙”不应存在,并称“如果你是因为害怕自己的选民而参选,美国就帮不了你”。他也将德国、瑞典和英国发生的一系列袭击事件归咎于“觉醒”移民政策,警告欧洲政府不应继续放任非法移民。



美国副总统万斯(资料图)

万斯的演讲似乎让欧洲看清了“美国不再可靠”的事实,而欧洲尤其是德国也在积极进行政策调整,以适应转折之后的跨大西洋关系。德国就将举行大选,目前支持率最高的默茨在介绍其跨大西洋政策时表示,美国对于欧洲的自由、繁荣和安全仍然有重要意义,但他认为欧洲必须承担自己的安全责任,而非一直生活在美国的保护之下。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朗普上台对于欧盟加快战略自主是个机遇。默茨还致力于重塑跨大西洋关系,未来跨大西洋关系的核心是维护欧盟自身利益,致力于扩大共同利益。

与此同时,中国外长表示,中国对美政策保持着稳定性和连贯性,不会轻易翻烙饼,这体现了大国的战略定力和国际信誉。我们的政策就是三原则,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中美社会制度不同,这是各自人民的选择,想要改造甚至颠覆对方是不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就是相互尊重,这是中美交往的前提。和平共处更是理所当然,中美两个大国总不能冲突起来,否则世界就要遭殃,还是要加强对话,增进理解,建立信任。合作共赢是因为国际社会期待中美开展合作,全球挑战需要中美携手应对。



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资料图)

今年外长的致辞时间提前至会议开幕首日,让中国与美国、欧洲同处重要时段。这些变化充分表明中国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同时欧洲也愈发渴望聆听中国的声音。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表示,外长在发言中提到“我们还提出并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公共产品”,这样在慕安会上清晰地阐述中方立场,有助于国际社会充分理解三大全球倡议的内涵。

跟美国的冷场相比,中国专场就相当热烈了。这是因为中方的演讲内容实在是太精彩了,引用了中国传统智慧“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展现了中方在当前变乱交织的复杂国际形势下中方的坚定信念。在面对美国打压问题上,外长引用“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这句诗,清晰表明了中方对美国打压的强硬立场和态度。在中欧关系上,王毅指出“中欧双方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希望深化战略沟通和互利合作,这与万斯的傲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