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细数历史上的贪官,那肯定绕不过清朝的和珅。

身为超级大贪官的和珅,自然也逃不过正义的审判,最终被嘉庆皇帝关入大牢。

执刑前,和珅突然看向隔壁狱友,希望他能帮自己办件事。

这名狱友到底是谁,和珅又怎么会求他办事呢?



父母双亡

虽然影视剧中的和珅又矮又肥,一脸的贪官像,但在正史上,和珅长得却是一表人才。

和珅祖上也曾立过战功,小时候的生活也还算优渥,但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因为在他三四岁的时候,母亲为了生他的弟弟和琳,直接难产死了。

没了母亲,和珅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毕竟他的父亲作为轻车都尉,经常需要陪伴皇帝左右,不能在家照看兄弟二人。



自幼缺乏父母陪伴的和珅,只能将全部心思放在读书写字上,以此来消磨时间。

后来在弟弟六岁,他九岁那年,父亲也因病暴毙。

这对和珅来说,简直犹如灭顶之灾。



好在父亲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臣,身死之后,和珅和弟弟也能拿到每个月的例钱,不会被饿死。

虽然不会被饿死,但手握大笔遗产且年纪尚幼的和珅,自然成为同族眼中的“鱼肉”。

因此,小时候的和珅没少受堂叔堂兄的欺负。



面对同族叔伯的欺压,和珅并没有选择拼死反抗,而是表面奉承,暗地里发愤图强,努力读书。

因为在他眼中,唯有考取功名,才能出人头地,不再受人宰割。



虽然和珅天赋还行,也足够努力,也能将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但面对那群汉人卷王,依旧略逊一筹。

在第一次参加科举时,他毫无意外地落榜了。



好在当时满汉两族融合不久,导致八旗子弟对汉文化不甚了解。

像和珅这样能熟读经史子集,书法写法得还算漂亮,并且还能背几篇诗词的八旗子弟,简直是皇帝眼中的香饽饽。



随后,和珅就被皇帝选中,进入皇宫成为一名三等侍卫。

虽然他并不想做一名小小侍卫,但他还是接受了这一职位,因为这可以给他带来一定的地位。

自从有了这个“侍卫”头衔,再也没人敢轻易欺负他和弟弟了。



入宫之后,每天的工作就是提着刀,在皇宫中巡游,保护紫禁城的安危。

这是一项枯燥且无趣的工作,因为没人会想不开,跑到皇宫里刺杀皇帝,现实不是武侠剧。

所以,和珅在寻找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机会……



贪得无厌

没过多久,和珅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一天,乾隆正在御花园游玩,正好诗兴大发,只可惜无人附和,难免有些“曲高和寡”。

而这时候,读过几年书的和珅,立马施展自己的“马屁学”,在乾隆后面写下一首恭维诗。



因为宫中的侍卫大都是目不识丁之辈,现在出现一个会写诗作赋,书法也不错的,难免让乾隆眼前一亮。

乾隆觉得,这帮大臣搞的什么科举考试,选出来的一群榆木疙瘩,还不如朕在后花园转转,就能发现一个不错的人才。



于是,乾隆越看和珅,觉得这是明珠蒙尘。

就这样,颇有几分书生气质的和珅就被提拔为御前侍卫,常伴乾隆左右。

受到皇帝宠信的和珅,开始了一路的高升,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做了户部侍郎。



在古代,户部是管理赋税的部门,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地方,也是很多学子考一辈子都无法涉足的部门。

但和珅从入宫,到进入户部只用了四年时间,速度之快让人瞠目。



当众人都认为和珅晋升太快的时候,乾隆再次大手一挥,三个月后直接提拔他为军机大臣。

随后就是内务府大臣,又等到年底的时候,和珅就戴上了一品花翎,并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



要知道,被赐予“紫禁城骑马”这一殊荣的对象,大都是年老体衰,并为朝堂做出重大贡献的老臣。

为避免有些人装病称疾,只有六十岁以上才能进入候选之列,等到查实后,才会被皇帝批准。

而这一年,和珅才二十六岁,真可谓前途无量。



如此快速晋升的和珅,为官还算“清廉”,倒不是他内心恪守圣人之道,而是因为他还不知道如何中饱私囊。

直到有一次,他帮乾隆查处其他贪官的时候,他不但见到了满屋子的金银财宝,也从贪官口中学到了各种敛财手段。



随后,他将查出的少部分银两上缴国库,自己则留下了大部分金银,从此他就踏上了不归路。

大家都知道和珅贪了上亿两白银,难道只有乾隆一个人不知道吗?



临终遗言

在明清时期,因为朝堂没有了丞相,权力全握在皇帝手中。

身为皇帝,手下官员做了什么,贪了多少,娶了多少妻妾,皇帝大都了若指掌。



而且像和珅这样的顶级权臣,平日里会被无数人盯着的,毕竟大家都想扳倒他,取而代之。

再加上,古代的白银又不比现在的纸钞和银行存款,想将数千万两白银藏得密不透风,简直难于登天。



所以,别说皇帝了,就连下面的大臣都知道和珅贪了多少。

既然如此,为什么乾隆皇帝不调查和珅,反而对其宠爱有加,纵容其贪钱呢?



想明白这件事很简单,虽然国库的钱是皇帝的,但花的每一份都要过户部的账本。

如果这笔钱握在和珅手中,那乾隆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尤其是乾隆皇帝晚年禅位后,还能大办千叟宴,这些钱乾隆一个人掏得起?



很明显,和珅手里贪的钱,很大一部分要私下里给乾隆花,所以一直没被调查。

当然,这么多钱也不是他自己一个人贪的,他还有一个帮手叫福长安。

福长安是大臣傅恒的儿子,并与太子颙琰关系匪浅。



虽然福长安和太子关系不错,但当家人还是乾隆,所以他便跟着和珅一起做事,贪了不少银子。

后来,乾隆驾崩后,太子颙琰登基称帝,史称嘉庆帝。

嘉庆皇帝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调查和珅,打算将父皇乾隆“存”在和珅那里的钱全部拿回来。



经过一番调查,和珅和福长安锒铛入狱。

在狱中,和珅知道福长安与嘉庆皇帝交好,肯定不会被杀的。

于是,和珅就跪地恳求福长安,希望他日后若能出狱,帮他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当然,和珅肯定不会让福长安刺杀嘉庆皇帝,给自己报仇。

和珅只是希望福长安出狱后,能想尽办法保护自己儿子丰绅宜绵,别让和家断了后。



果然,嘉庆只赐死了和珅,而福长安活了下来,并逐渐升至高位,成为嘉庆皇帝的宠臣。

面对当初和珅的托付,福长安也没有食言,他想尽办法使丰绅宜绵脱罪。

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丰绅宜绵一辈子没受到重用,最后浑浑噩噩病死在床榻之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