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偶然刷到吴谨言生女的消息再次霸占热搜,突然想起去年她官宣结婚时的盛况。
当时的评论几乎一边倒都在说她恋爱脑。
老实说我的第一印象也是如此,主要是男方确实不争气。
糊就算了,新时代的女性择偶从来都不强求一定要男强女弱,但问题在于洪尧黑料多。
又是劈腿又是捞金,这两点就足够把他钉在耻辱柱上。
但凡清醒一点的女生都不大会交往这种劣迹斑斑的男性才对,更别说女明星了。
尤其还是吴谨言,她这几年的戏路很有意思,几乎焊死在复仇大女主的赛道里了。
这就出现了严重的割裂情绪,剧中杀伐果断,清醒自爱,剧外缠绵悱恻地下恋得心应手。
那个时间段我是很能理解那些粉丝们近似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的。
直到这件事继续扩大到隐隐有抵制吴谨言的时候我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似乎进入了一场误区。
洪尧的过往被制成舆情炸弹,围观者自动分裂成两大阵营:有人连夜撰写"扶贫式婚姻"的万字檄文,有人翻出女明星下嫁的十大悲剧案例。
这场声势浩大的舆论狂欢,已经演变成了"婚配经济学"的变种。
从事业上升期结婚被嘲"恋爱脑",到选择非完美伴侣被讽扶贫主任,这些看似善意的质询,实则是将女性囚禁在"既要又要"的完美牢笼中。
真正的女性主义,不该用新枷锁替换旧镣铐,而是允许每个灵魂在安全边界内试错的权利。
为什么和弟弟恋爱的女明星诸多,被骂出规模的却似乎只有吴谨言一个?
只能说是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了。
观众有多爱《墨雨云间》里手撕渣男的薛芳菲,就有多恨现实中嫁给“不配男”的吴谨言。
7年隐秘恋爱被曝光的瞬间,那个在戏里喊着“我要改写命运”的复仇女神,在戏外被骂成“恋爱脑晚期患者”。
荒诞吗?更荒诞的是观众允许女明星在剧里杀夫证道,却不许她们在现实里自由婚嫁。
看看这场“下嫁”审判多滑稽,洪尧被扒出黑历史时,全网都在问“吴谨言图什么”。
资本早就给女明星写好剧本,要么当永远单身的“人间清醒”,要么做带资进组的“豪门阔太”。
当吴谨言选择七年长跑修成正果,就像撕碎了资本精心编排的《独立女性生存指南》。
有些抵制她的人愤怒的从来不是“她嫁了”,而是“她竟敢不按我的剧本嫁”。
但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整场舆论在我看来最可怕的是吴谨言疑似怀孕后热搜几乎围绕着她展开了一场猎巫行动。
无数人追问她,为什么在事业上升期怀孕,这是自断前程。
导致吴谨言陷入孕期敬业与“自证”困境,早期怀孕不得不隐瞒消息。
但这还不算完,网友拿着放大镜分析礼服褶皱,甚至吴谨言连孕肚尺寸、生产日期、婴儿性别等隐私都成为热搜话题。
多么熟悉的情节,像极了HR追问“你三年内会生孩子吗”。
粉丝痛心疾首“为什么在翻红期怀孕”,恰如领导批评“项目关键期请什么产假”。
当生育成为女明星的“隐形简历”,每个普通女性都在经历同样的人生考核。
吴谨言腰腹褶皱被送上热搜那夜,所有职场女性都该后背发凉。
女性生育被异化为娱乐消费素材,消解其作为生命体验的主体性,本质上是一种公共舆论场中对女性身体,从子宫到道德的全面监控。
这种让人无语的类似情节其实在很多女明星身上都上演过。
像什么,工作室发孕照要精确到孕周,否则就是“代孕疑云”, 产后亮相晚一秒,立刻有“身材走形”通稿全网飞,连婴儿性别都能成为赌局,仿佛子宫是公共彩票站。
俨然把女性生育摆上了赌桌。
更荒诞的是,当吴谨言可能面临孕期停工而被迫带着肚子踩高跟甩鞭子时,舆论不是追问公司能否给予生育保障。
而是计算她会因此掉多少代言付出多少代价,这何尝不是所有职场女性的困境?
《墨雨云间》大结局时,薛芳菲烧掉了象征枷锁的嫁衣。
可现实中的吴谨言们,依然被困在更血腥的剧本里——她们要穿着束身衣跳舞,带着孕肚吊威亚,在产后第七天就拍健身的Vlog。
但生育从不是罪,傲慢的审判才是。
当然吴谨言被骂也不单单是因为预期和实际不符,也不仅仅是洪尧的黑料多么实锤。
这些东西只要吴谨言能及时回应,或者说冷处理,舆论发酵程度也很有限。
就像她当年曾被控诉耍大牌时一样。
《中国电影报道》曾在微博发文怼吴谨言的团队,声称提前协商过采访时间,对方却没有契约精神,几经周折最后也没采访成功。
吴谨言立刻因为耍大牌被推上风口浪尖。
当时吴谨言的团队就采用了道歉+冷处理的方式,很快就被其他新闻覆盖了。
但偏偏她有个老板,间接导致她婚恋乃至生子都始终被挂在热搜上头。
在两人恋情传闻初期于正多次公开否认。
当时娱记拍到吴谨言疑似和洪尧同居,结果于正解释的说辞是:艺人同住横店是公司统一安排。
甚至在2024年8月还曾辟谣吴谨言的绯闻,强调“有婚讯会第一时间公开”。
结果辟谣没到一个月,吴谨言正式官宣的时候,于正又反口称吴谨言和洪尧已交往七年感情送上祝福。
嚯,时间线整理一下,那不就是他第一次否认的时候,吴谨言和洪尧就在热恋期吗?
如此前后不一的说辞立刻引来质疑,骂他骗人,结果于正的反应更激烈,“骗你就骗你,你说怎么着吧。”
那能怎么着,谁能把他怎么着,也只能是把怨气洒在吴谨言身上而已。
曾经被冷处理的洪尧黑料在攻击吴谨言的时候被再度翻出,说来也巧,这次屋漏偏逢连夜雨。
洪尧有个前女友叫曹赢心,她还有个很出名的前男友叫于适。
洪尧被前女友锤的劈腿、捞金以及改年龄等问题再度成为热搜词条。
吴谨言就成了那个“明知是渣男还倒贴,活该被骂恋爱脑”的倒霉女明星。
为什么吴谨言结婚生子会被谴责抵制就有了结论。
有时候看着吴谨言,心里会生出一点唏嘘感。
她在我的印象里,一贯演的都是爽剧,出名后飞升的速度也不慢。
但眼见高楼起,眼见高楼塌,她这波生子大戏却又贡献了内娱“流量下滑”标准模板。
从《延禧攻略》爆红时满屏彩虹屁,到后来被拍到吸老公二手烟还要被骂“恋爱脑”。
再到最后资本和观众的双重抛弃。
连一直说着祝福她的于正行动上都很实在。
当年捧她上天,现在的微博含“吴”量骤降,连吴谨言怀孕生子都成了他微博里“双喜临门”的边角料关键词。
如此一来,吴谨言必然要极其努力才能保住眼下的地位。
譬如孕肚高高,还踩着细长高跟鞋在发布会大秀鞭子;
再譬如于正在评论区回应的:“吴谨言4月就会进组工作。”
2月生女,4月入组,实在够拼。
这场荒诞的舆论围剿里,藏着中国女性必须跪着走完的钢丝绳,要么当资本的提线木偶,要么被钉上道德十字架。
吴谨言,或者说吴谨言们的困境,本质是商业社会给女性打造的楚门世界:
要你演大女主时,必须单身到35岁活成事业女强人;
要你贡献婚育流量时,最好带着孕肚上演娇妻文学。
这恰恰印证了波伏娃的预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
有时候经常在思考,为什么对男女的审判差别如此之大。
就譬如吴谨言的问题,男明星的婚恋是人生勋章,是“有担当”的证明,丝毫不会影响资源待遇。
但女明星的情动是职业污点,是“不敬业”的罪证,尤其上升期更是自毁长城。
甚至于男明星出轨都能被洗成“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然后美美继续营业。
而女明星只是爱错了人就会演变成“女性集体智商滑坡事故”。
这背后的潜规则是女明星必须像AI一样精准计算婚恋风险值,一旦选错对象,就要被扣上“拉低女性智商”的帽子。
这哪里是谴责“恋爱脑”?分明是审判“女性情欲”。
对女明星的婚恋围剿,已然是资本下场的社会行为。
甚至于这场社会行为中还囊括了女性自己。
追着吴谨言抵制中也有这样的女性存在,她们认为有钱有颜的吴谨言不做大女主,不享受奢华人生就是对自我的践踏,是给女性丢脸。
却忘记了,真正的女性主义,是允许有人像金斯伯格般征战法庭,也有人像李子柒般归隐田园。
《重启人生》里那句台词振聋发聩:"女性主义是让所有选择都被尊重,而不是造个新牢笼。"
可现实是,我们刚砸碎"大龄剩女"的枷锁,又造出"独立女性必须断情绝爱"的新刑具。
当我们在热搜里面红耳赤的争辩她到底该不该结婚时,实际上资本早已完成对女性价值的又一次肢解。
当全网教吴谨言们"如何正确结婚",何尝不是在给每个普通女性上镣铐?
办公室白领要藏着婚戒面试,小镇姑娘在"搞钱"和"嫁人"间撕裂,这哪是自由选择?
当杨幂在顶盛时期官宣离婚能被赞"女王行为"时,杨紫琼带着婚戒领奥斯卡能被夸"人生赢家"时,我们才敢说这是个进步的时代。
下次看到女明星的孕肚上热搜,不妨记住这句话:
子宫不该是商业估价的工具,生育更不是女性的投名状。
真正的女性自由,是从拒绝成为资本的人形广告牌开始的。
这个春天,愿所有女性都活成山野间的蒲公英。不必做永远精致的永生花,不必当取悦别人的解语花。
想盛放时迎着烈日开得炽烈,想凋零时伴着夜风散得潇洒。
女性的子宫从来不是公共论坛,她的人生答案只该对自己书写。
就像《芭比》说的:"她存在的意义,就是成为她自己。"